关于粉彩和新彩收藏很多人有各自的认识,笔者也拜读和学习了好几遍这方面的文章,在此也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和现代艺术陶瓷爱好者分享和交流,但愿我们能共同进步和提高。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的釉面之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之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
新彩也是釉上彩的一种。旧称洋彩,光绪年间,先自德国后自日本输入的“洋彩”亦称“新彩”开始在景德镇盛行,这种颜料色彩纯正鲜艳,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绘颜料(烧成温度约600℃—900℃)由铜、铁、锡、锰、钴等多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制成。颜色极为丰富,其中部分红色系列的颜色中含有黄金。例如绿玛瑙红,珠宝红等。新彩的特点是,绘画程序比较简单,可直接用笔蘸取色料在瓷上作画,表现力较强,可以任意画出浓淡条理,并可随意调配颜色,在画完烧过之后,还可以反复罩色,屡次回炉烧制。恰是因为有了这种洋彩,瓷上肖像画才开始萌芽。新彩原名叫"洋彩",解放以前新彩所用的色料和表现技法都由外国输入,描绘的纹样也模仿西方,作品粗糙,技术不高,解放后,经过一系列的革新和研究,现在我国不仅能自己生产各种颜料而且在表现技法上,吸收我国绘画的没骨法,工笔画法及写意画法,所谓 "洋彩"已经失去了它的涵义,因此叫做 "新彩"。新彩颜料呈色多性能好,既能手绘又可以印制贴花纸,喷花、戳花等方法,对于描绘人物、山水、花鸟图案都没局限性。使新彩装饰技法得以丰富和发展,并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成为广泛采用的装饰形式。景德镇现时流行的新彩中除颇有中国写意画风格的扁笔新彩外,还有鲜艳明快的刷花、喷彩,规整秀丽的平印、丝印贴花等。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装饰格调已形成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地方特色。
关于粉彩的好作品,人们都觉得粉润、有立体感,画面表现力很强,很明亮很剔透,但是也有人不知道粉彩绘制过程中多数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 画图和填彩由同一人完成的有,但是完成的好的人不是很多,在景德镇粉彩作品有的是师生间配合完成、有的是工作室配合完成、有的是父子父女夫妻朋友之间配合完成,笔者以为粉彩作品画工虽然重要,但是填彩技术绝不能小看,填的好不好直接决定烧制的效果和烧制中是否会出问题。当前填色人员主要是在幕后,由于当前的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不重视填色这一环,导致粉彩填色填的好也难评上高职称,更不要说评“大师”,这是填色技术不被重视的根本原因。这一现象目前也很难改变,据说众所周知的珠山八友也都只是画的高手,几乎不填彩。
粉彩和新彩各自有其优势,粉彩在工艺难度上显然更大,新彩的难度主要不在于工艺,笔者以为新彩难度主要在于绘画,新彩要画的好,画的独树一帜仍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因为在笔者看来在景德镇好的粉彩和新彩作品都不是很多,纵观景德镇陶瓷艺术市场,笔者以为有一些老艺人的新彩精品还是十分出色,比如:李宝华、谭尧卿先生等等都是从艺50年以上的老艺人,画风都很老辣,传统功力深厚,艺术个性鲜明。笔者以为新彩好作品不仅要有好的国画功底,也还是归根于传承的,色彩和构图要用的协调、有美感、不死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李宝华先生师承“八小名家”之一新彩名家陆云山,而谭尧卿先生则师承其父谭云亭也是建国初期景德镇艺术陶瓷界的佼佼者之一。
当今景德镇陶瓷市场,对于粉彩,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艺术从业者追求创新,不按传统粉彩工艺程序制作粉彩,出来的作品有的看不出粉彩的主要特征,给人的感觉是似粉非粉、似新非新,总之感觉不粉润,不知道粉彩还是新彩,另外有些作品为了突出色彩表现形式进行粉新结合,结果是粉彩的成分比例太小,对外也说是粉彩作品,都有悖与事实和客观。这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笔者以为这种现象不利于出粉彩好作品。粉新结合可以有,但结合的比例不能过大,否则我们不知道是粉新结合还是新粉结合了。
目前景德镇陶瓷市场,我们都能见到的量最大的工艺品种是五种:新彩、青花、粉彩、颜色釉、综合装饰工艺(包括粉新结合)。最初的爱好者多数人粉彩、新彩工艺是分不清的,什么是玻璃白不是十分明白,因此也辨不清粉新,由于粉彩作品多数是众人工作的结晶,所以笔者以为,我们看粉彩作品,不仅要先要弄清工艺,其次归根到底要让作品自己说话,不要过度关注是否出自名家和大师。
当前在景德镇很多进行新工艺、综合装饰试验的人都轻而易举的评上了“大师”,事实上有的人并不精通多少工艺,作品也没有深层次内涵、文化传承水平也不够。而一些循规蹈矩的老艺人学历和职称不高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埋没了技术和才华的大有人在(当然这种埋没应该是暂时的,因为他们的好作品至少会被传承下去)。在近5年的了解中,笔者发现在景德镇如:任义平、彭元清、江金承、毕德芳、范自魁、黄昌校、杨修勇、陈秀雅、石砥中、段万业、焦健初、罗厚发、刘汉林、冯文等等虽无官方“大师”头衔,但都是资深老艺人,粉彩作品构图用色都很老辣,而且这些人中有的不仅能画还能自己填,难能可贵的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不愿意在获得艺术荣誉上走“捷径”,始终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将“大师”梦放在第一位。
说了这么些,笔者主要表达两个观点:一. 粉彩和新彩不能够简单的说谁好谁坏,关键是看作品。但单从普遍工艺的角度来考量,粉彩比新彩制作的过程还是要复杂得多。笔者以为对于粉彩我们不可趋之若鹜,对于新彩也不必谈“新“色变; 二. 有没有大师头衔并不十分重要,因为当前名不副实的所谓大师大有人在,我想在若干年后总会有一个回归,作品自己会说话,而且归根到底我们收藏的是作品而不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