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4月22日电(记者邹学冕、黄凯莹)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广西涠洲岛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科研科普示范基地在经过8个月的试运行后举行了开馆仪式,多名现场参与者以“监督员”和“成长见证者”的身份认领了30株美丽鹿角珊瑚。这些“珊瑚宝宝”们将由专业潜水员及拥有开放水域潜水证的志愿者下海“种”到附近海域的珊瑚礁修复区里。
据悉,这个基地由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珊瑚礁研究中心创建,旨在为游客、岛民、旅游从业者普及珊瑚保护知识。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从2015年开始在涠洲岛附近海域开展珊瑚礁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还联合相关部门设立了海底修复区。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珊瑚保育中心主任黄雯介绍,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涠洲岛海域的珊瑚和之前最好时期的情况相比退化十分严重,“20世纪90年代涠洲岛海域珊瑚礁覆盖度高于70%,但是现在的覆盖度仅8%左右,近三十年来这片海域珊瑚礁退化了近90%。”
“珊瑚礁修复工作刻不容缓。”黄雯说,一方面,他与团队在实验室培育各类珊瑚,待其“长大”后“种”入修复区内;另一方面,他们还会捡拾收集掉落在海底的珊瑚断枝,再潜入水底将珊瑚“种”入水下苗床。
黄雯说的“种”珊瑚,指的是将珊瑚绑扎固定在苗托上,再放置到海底。苗托由废弃的蚝壳制成,纯天然的材料有利于珊瑚生长。“涠洲岛是个旅游胜地,吃生蚝的旅客很多。”黄雯说,把废弃蚝壳再度利用起来也是在助力环保。
水下作业对体能与潜水技能的要求非常高。“为了避免接触到珊瑚使珊瑚受损,我们需要低着头悬浮在水中。”黄雯说,一次密集的修复工作也需要10个人左右连续三四天潜水作业才能完成。
海洋气候的不断变化也为修复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2020年,由于北部湾水温上升,团队在过去几年中“种”下的珊瑚出现了大批死亡。“我们无法马上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但是只要能多拯救一棵珊瑚,我们的工作都不会白费。”黄雯说。
涠洲岛的珊瑚礁保护和修复在当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2019年以来,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曾多次举办培训活动,邀请黄雯为当地潜水教练讲授珊瑚礁保护相关知识,号召他们在带领游客潜水时注意保护珊瑚。
涠洲岛土生土长的潜水教练郑庭钰曾多次志愿协助科研人员潜水作业,参与珊瑚礁修复工作。“小时候潜水时总能看见各种各样的珊瑚,但现在时常看到的是大片死去的珊瑚残片,我们都很难过。”郑庭钰说:“我们只要发现珊瑚有异常情况就会及时反馈给科研人员。”
目前,科研团队在涠洲岛珊瑚礁海底修复区进行了5年多的珊瑚礁修复实验,“种”下了超过1万颗珊瑚,尽管历经波折,但存活率依然达到80%以上,许多曾经断裂的珊瑚已经从10厘米长到30厘米,修复取得了明显成效。
黄雯介绍,有关研究表明,地处全球珊瑚分布纬度北沿的广西北海涠洲岛海域可能成为“不耐热”的珊瑚的“避难所”。涠洲岛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很明显,由于珊瑚礁是生态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休息、躲藏、生活和繁殖的空间,珊瑚礁修复区内的鱼类、贝类数量也比临近海域高出许多。“希望童年时看到的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还能重现。”郑庭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