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慈禧钟爱的京巴狗,竟然能预测大清国运?这是“物欲横流”吗?

04-13

慈禧钟爱的京巴狗,竟然能预测大清国运?这是“物欲横流”吗?

一、不会说相声的饲养员不是好导演

《玩儿》2013年中信出版社版本

13年9月,著名多栖相声演员于谦老师出版了自己第一本散文集《玩儿》,15万字的书籍是他在“德云社”相声巡演的路上用手机敲下的。谁都没想到:他除了爱当“饲养员”、爱唱“摇滚”,还有写书这个梦想呢?

您还别说,人家自从13岁(1982年)考上北京戏曲学院相声班,跟随过王世臣、高凤山、罗荣寿、赵世忠、石富贵等相声大师学习,就从没对自己放松要求。


26岁(1995年),于老师又从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导演专业毕业,后来又担任了中国摇滚协会副会长。

众多“标签”加身,于老师却甘当“配角”,您说,他是不是深藏不露?

于老师虽然祖籍是西安,但确确实实在北京的胡同里出生、长大,加上他这个人又忒爱钻研,“玩儿”什么东西,就要把什么东西的“前身今世”给弄个明白、透彻,所以也练就了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以及“不露怯”的笔头功夫。

永远拆不散的于老师和郭老师

想当年,《玩儿》这本听起来就“不务正业”的书,竟然获得了中信出版社当年的“最佳销售奖”!并于2018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再版,这让于老师受宠若惊。

他本来以为琢磨这些“花鸟鱼虫”的人都是小众中的小众,自己“过把瘾”也就算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中华大地上爱听相声的人不少,对老北京文化感兴趣的人不少,对如何将人生“玩儿”出花来感兴趣的人更是不少。

而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新书《于谦动物园》,是于老师出的第二本书,作为第一本的“续集”,它是在粉丝的催促下写就的。

于谦老师虽然懂得多,但从来不“端着”。所以本书也沿袭了于谦老师一如既往的返璞归真、轻松愉快的文风,在对老北京习俗、传说娓娓道来的同时,也让外地人领略了“京味儿”满满的人文情怀。


就算您平时不怎么听相声,书中提到的种种闲情逸事也能让您增长见识、感慨不已、回味悠长。

下了雪的颐和园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摊开书页去感受字里行间体现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调,谁说不是一种换了法子的“玩儿”,一种莫大的享受呢?


二、“玩物丧志者,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

木心先生在他的《云雀叫了一整天》一书中,劈头就化解了普通人常挂在嘴边的,所谓“玩物丧志”的千古迷题:

“木心展”上的女游客

“玩物丧志者,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玩物丧志还是玩物养志,大抵是由人格和精神底蕴所决定的。而人格与精神底蕴,大抵是由深度思考决定的罢。”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玩物”到底是“丧志”还是“养志”,其实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有促成思考的人格和底蕴,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有全局观和自控力,以及是否将掌控权握在“人”这里,而不是“物”那里。

《于谦动物园》这本书里,就举了慈禧太后“玩狗丧志”的例子——

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应该说是“国耻日”了吧?可慈禧太后倒好,人民她不管,倒是和丫鬟抱着她最爱的几只“京巴”跑了,剩下的狗都乱棍打死,扔井里了。如果真的爱狗,难道不是放生了去,至少它们能有个活路吗?

慈禧画像

太后“老佛爷”可不这么认为,在她眼里,狗就跟奴才、仆人一样,都是用来打发自己时间,彰显自己地位的“物件”罢了。

就跟皇帝要让妃子陪葬一样,北京城陷落了,好嘛,拿些猫猫狗狗来殉葬也是合理的,慈禧太后出殡时,太监李莲英就抱着她生前最爱的京巴“牡丹”,十分高调地走在棺材前面。

当然,下葬时,这只曾经集宫中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黄白花小狗,也难以抵挡陪葬的命运。

在2010年出版的《皇朝的背影:我在慈禧身边的日子》一书中,作者德龄“公主”作为慈禧太后的御前女侍,在这本回忆录中记载了慈禧对于宠物狗近乎畸形的溺爱,这其实折射出太后脆弱而敏感的自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记载,御花园最多的时候养有上千只宠物狗,而它们的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慈禧!


为此,慈禧命人在东华门内专门设置了一个“养狗处”,平日里有多名太监专门负责狗的饮食、起居、训练、服饰及仪态。每个月特定的日子,太监都要到此处去帮狗领取“俸银”,以供养它们的奢华生活。当时国库空虚,慈禧却特别注重这些狗的仪容和心情,不可谓不荒谬!

慈禧脚边的狗,成了末世皇朝中,一个悲剧的注脚

不光“物化”身边的一切活物,太后还拿狗来算命,算自己的命倒还好,她偏要算整个国家的命运——“国运”,到底该怎么算呢?看花色。

光绪变法一开始,她就着人拿新出生的狗仔算了算,那人说:朝中将有第二个武则天,沿着老祖宗既定的道路走下去,绝对没错!于是太后立马联合“守旧派”进行阻挠,这结果大家都知道。

义和团刚兴起时,慈禧也头疼,因为清朝颓势已现,再加上朝中“保守派”耽于享乐,根本无心战斗,更没有合适的将领、军队和财力来支撑围剿起义军的行动。

此时,她最爱的京巴狗又生了,照例又算了一卦,那人说:这三只狗身上的毛色都呈现“通灵之眼”的样貌,意思是未来“大清”也会国运昌盛,加上狗儿红和黄的毛色,显示您执政有方。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红色闪缎犬服

于是慈禧就暂时依了这卦象,招安义和团作为缓兵之计。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算卦的人是依着“太后老佛爷”的心思来的。可是有些糊涂的人愣是不辨真假,别人给她戴的“高帽子”她就接着。按照木心的说法,就是这人的心思和志向都太小,小到只能容下身边的“猫狗鸟儿”,还冥顽不化,夜郎自大。

1900年6月,义和团虽然表面上被招了安,但慈禧只是利用他们来暂时抵抗“八国联军”的进攻,但由于没有对军纪进行整顿,所以义和团多次与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发生矛盾。

“守旧派”势力的不断煽动下,义和团的“盲目排外”情绪达到了巅峰,导致中外矛盾激化,各国联军也有了开战的借口。等到真的打不过时,慈禧就把责任全部推给了义和团和朝中大臣们,自己和光绪帝仓皇逃走,并处死了许景澄、袁昶、联元、立山及徐用仪等多位朝中重臣,并于1901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而义和团的口号从一开始的“反清复明”,到后来的“扫清灭洋”,以至于最后的“扶清灭洋”,也彰显了义和团天生的局限性、软弱性,以及团体内部逐渐被清王朝腐化的保守主义倾向。

关于义和团的连环画,以前的书摊上很多

就像于谦在书里所写:大清国的亡国,跟狗还真有点关系。

当一个国家所谓的“命运”,只能由附庸在几只宠物狗上的“虚荣与迷信”所摆布,那么这个国家也将命不久矣。


三、“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著名的南宋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说:“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不够坚定,或者不够高远,那么他终究是成不了大事的。

“玩物”这件事本身是中性的,但人们“玩物”的初心却有高低之分——有人“玩物”是为了逃避现实、炫耀财富、拒绝成长,有人“玩物”却是为了磨砺心智、寄托理想、走向成熟。

“玩物者”是否能够“济事”,其结果取决于他是否立有大志,并分得清轻重缓急,朝着自己的志向去付诸努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您得先听一个鸽子的故事。

乌头的老北京观赏鸽,很多人的记忆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奥运会开幕式,其实都不放鸽子了。

1920年第7届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上,信鸽作为和平的象征,同时也是“诺亚方舟”传说中给人类带来希望的小生灵,首次在奥运会开幕式上释放。可自从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之后,奥组委为了体现对于生命的尊重,逐渐将“放鸽子”这一环节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晚上举办开幕式,并用大银幕播放鸽子飞翔的影像等形式(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如此)。

汉城奥运会上,全世界观众都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这一“惨剧”:信鸽放飞后,是圣火点燃的环节,可那年大批鸽子起飞后没有离开,而是停留在火炬台上……圣火点燃后,“和平的使者”瞬间被活活烧死,残忍的一幕让很多观众感到不适。

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火炬台

在本书中,于谦提到:之前奥运会放的信鸽其实属于“竞翔鸽”的一种,它们定位能力强、飞速快、守纪律,也比较争强好胜——可你能想到吗?它们的优点恰恰是它们的缺点。

汉城奥运会的“惨剧”暴露了“竞翔鸽”们过分执着于“定位地点”的悲剧。

于谦说:以往的大型体育赛事,常常好不容易拢来一大群鸽子,结果场馆上空一放,“呼啦”一下,成千上万只鸽子转瞬即逝,朝着远处的“定位地点”径直飞过去,头也不回,这让很多观众还没过足瘾,鸽子影儿就不见了。

而于谦更喜欢的其实是“老北京观赏鸽”:它们有更丰富的色彩,且不像“竞翔鸽”那样好胜心强,导航能力也比较弱,如果在体育馆上空放飞,它们会绕着场馆飞行盘旋好几圈,没有太强烈的目的性,所以竞翔鸽的那些弊端反倒可以避免。

曾任故宫博物院古物科长,并在1952年开始的“三反运动”中追回上千件文物的王世襄老先生

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于谦曾建议“京城第一玩”,著名学者、文物鉴定家王世襄老先生写了封信给温总理:当时总理批复说很好,之后申报奥组委,最后却不了了之,实在遗憾。

说到“老北京观赏鸽”,这并不是什么藉藉无名的品种,老北京人熟悉并怀念的“鸽哨声”,就是在它们的尾巴系上哨子。鸽子一边飞行,人们就一边能听到风穿过哨子发出的声音,这种悠长的声响充满了旧时光的浪漫与美好,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


现在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宽敞的平房、四合院搬进了挨挨挤挤的楼房,养这种鸽子的北京人也越来越少了。

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宋庆龄先生

民国时期,宋庆龄先生就特别中意这种鸽子中的“紫乌头”品种,到国外访问都喜欢带着,困难时期更是为了避免它饿着,而留下自己的粮票。

但先生养鸽爱鸽的兴趣,却不像慈禧那样被人诟病,因为她的志向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和孙中山先生结为夫妻后,她更是成为伟人身边的“贤内助”:在促进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共合作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她还为了妇女儿童的利益而奔走呼号,是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的爱国和平人士。

北京后海的宋庆龄故居后面,有个鸽子房,里面的100多只鸽子在她离世后依然不肯离去……

慈禧太后与宋庆龄先生的“爱宠”行为一对比,高下立判:

一个养宠物是为了填补自己空虚的精神世界,另一个则是在自己本就充实的生活中增添一种趣味;一个养宠物只是想让它服从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另一个养宠物则是出于对动物天然的“爱”,希望它能够过得开心、自由,寄托自己对于“和平”的期望。

爱宠物,并不妨碍宋庆龄先生去爱身边的人,去爱全中国、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众生。

现存的宋庆龄故居鸽子房

“玩物”未必丧志,可能只是一种朴素而平和的生活方式。

而心有大志的人,在小动物身上获得的陪伴与欢乐,可以培育她(他)的心理能量;当一个人的心理能量足够强大,她(他)才有坚韧的勇气与毅力去跟黑暗抗争!


四、“算来名利不如闲”

元末戏曲作家高明的《琵琶记》里写道:“官居宫苑,谩道是天威咫尺近龙颜。……做不得卿相当朝一品贵,先随着朝臣待漏五更寒。空嗟叹,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后人又对此剧进行了加工,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第14卷和陈忱的《水浒后传》第9回都有这首诗:“朝臣侍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渡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大意是:将军需要在夜里涉险渡过关口,朝臣需要在五更之前在朝堂前等着上朝,而红日高照,山寺里的僧人还酣睡未起,享受着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清闲之乐。

认真读书的小沙弥

由此可知,追求名利还不如寻求清闲,古往今来一直是大部分人共同的愿望。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先生描述了一种他能想象到的“东方人生活的最高范式”:例如如何观山、如何鉴石、如何养花、如何蓄鸟、如何品茗、如何赏雪等,比这本《于谦动物园》更加高雅,覆盖的生活范围也更加广泛。

虽然如此,林语堂在书中也对生活抱有一种“实际的观点”:他认为物质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不应该精确地划分。眼耳鼻舌身所感受到的流云微风,清爽茗茶,季节更替,加上对亲近之人的“欲念与感受”才共同造就了某一刻的悠闲感觉。

他认为:“人生世上,他的问题应该是怎样消遣这5、60年天赋给他的光阴,他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以及“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古代)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

而谦哥闲暇时光的生活,恰巧跟林语堂先生的理想“不谋而合”。

于谦与他最爱的德保矮马

不说相声的时候,谦哥常常在北京郊区的豆棚瓜下、鸟舍马圈享受大自然和小动物给他带来的乐趣,兴致一来,还会唤上三、五知己,整点凉啤热串打发肚皮,在露天的院子里谈笑风生、快意恩仇,似有古代侠客之风。

生性敦厚、爱好琢磨、不争不抢、淡泊名利,更多时候愿意隐去自己的光芒,让别人站在台前发光。

谦哥就是这么一个时刻让着别人的性情中人,永远把别人往好了想,永远多让别人一步,这也许就是他在圈内拥有“好人缘”的原因吧。

年轻的两位老师

“如果这个人是坑我的,我挨坑的机会很多,他坑我一次还不行,他坑我两次我才会远离他。” 我及我们身边的谁,能有这样的肚量?


与其时刻提防着别人,算计着别人,不如拿这些时间来琢磨琢磨身边“好玩儿”的事,这就是于谦老师的处世哲学。他很“爱玩儿”,但他的“爱玩儿”,从来不会伤害别人。

仔细观察谦哥的人生,你就会明白在他身上,“名利不如闲”的道理了。

学贯中西的大作家林语堂:《京华烟云》、《老子的智慧》等都是他的作品

最后,“玩儿”是一种潇洒真实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超越贫富的生活境界。

再不要说“玩儿”只是有钱人的专利了,再不要说“玩物丧志”这种不懂生活情趣的话了。

于老师都说他自己“玩儿”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市井里早已被人遗忘了的东西,比如夏天的蝉,秋冬在草笼子里鸣叫的蛐蛐与蝈蝈;最好是屋外面飘着雪,屋里面煮着涮羊肉,就这样一边感受着冷暖的极大反差,一边听着秋虫的安静叫声,那才算是人生的至高享受。

张铁林饰演的乾隆皇帝

当然还有皇城北京的奇闻轶事,例如丢了一只貂的乾隆仿佛失了魂,还导致了圆明园绿化队的一场“血案”;宫里的器物常常被太监偷去地安门大街售卖,乾隆身为天子却敢怒不敢言;“公主坟”的传说如何启发言情教母琼瑶女士写出了《还珠格格》;以及周公吐哺,吐出来的那块肉升天变成了月宫里唯一的“兔儿爷”等等故事……

“会玩儿”的人不一定是纨绔子弟,有可能他只是比较爱琢磨,比较怀旧,怀念那种简单而富有人情味儿的生活,尽管那种“过时的生活方式”可能已被新时代的滚滚车轮碾碎了大半。

是呀,生活中尽管有种种难关,但于老师只要来到京郊那60亩的“天地精华宠乐园”,与动物们简单地相处,他就仿佛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悠闲者”,向中国传统的理想生活方式又靠近了一步。

于谦和他的赛马

林语堂说:“人生不一定要有目的或意义。……人类的生命存在着,那就已经够了。”

明朝散文家张岱在他最著名的《陶庵梦忆》里写:“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换我来说:人活着,就得有爱好,就得有缺点。

那些过于谨小慎微的人,没有生活的“烟火气”,那些从不在你面前展露瑕疵的人,不是胆小懦弱,就是钻营心计。

所以我喜欢于老师的真实,喜欢他有悲有乐,喜欢他把身边一件小事都能写得妙趣横生,他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即将被“快时代”吞没的我们,内心多了一份古人的悠闲和真气。

我们这个时代,“玩物”、“恋物”、“爱物”其实都是人的正常精神追求,只要不过度沉溺,也不伤害旁人,都应该大大方方地展示出来,坦然地追求自己的所爱之物,这也是一种可爱和自信。

《于谦动物园》告诉我们:只要志向远大,玩物照样可以“养志”!

巴林石一般值多少钱

和田玉价格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