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肩负国家使命:探访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壮丽景色

05-22

肩负国家使命:探访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壮丽景色

肩负国家使命 书写青海答卷

——三江源国家公园采访手记

“高原精灵”藏羚羊。

美丽、洁净的三江源。

本报记者在澜沧江源园区采访生态管护员。记者 黄灵燕 摄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大美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叮嘱青海干部群众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于三江源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两年多来,青海交出了怎样一份答卷?

带着这样的命题,4月9日至20日,乍暖还寒时候,本报“三江源国家公园调研行”报道组一行10人,赴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长江源园区,深入调研采访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开启本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主题报道。

历时12天,行程近4000公里,采访干部群众上百名。报道组一路前行、一路采访、一路感动,亲身感受青海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行动自觉,践行“三个最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亲身感受广大干部群众爱生态、护生态,为保护三江源作出的不懈努力,亲身感受“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攥指成拳,彻底解决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

江河源自滴水之聚,大洋成于江河之汇。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区,孕育股股清泉,汇成长江、黄河、澜沧江,滋养天下,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2015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在青海三江源地区选择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现三江源地区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促进自然资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突出保护修复生态,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有序扩大社会参与。要着力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优化重组,增强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将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

2016年3月5日,中办、国办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正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涉及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四县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辖区域,共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雪原广袤,河流、沼泽与湖泊众多,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67个。

在高寒缺氧地区建设国家公园,是党中央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一次重大决策,是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重大创新,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重大实践和典范,是绿色中国走向世界的“形象大使”,更是青海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三个最大”的重要抓手和生动实践。

有千钧重担,却无前车之鉴。

“首先要解决体制上的‘碎片化’,才能解决保护上的‘碎片化’。自然资源系统具有完整性,将其分割管理,不仅管不好,反而让自然资源本身变得破碎,难以高效统一保护。”4月3日,时任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晓南在接受报道组采访时说。

行走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所见所闻无不印证着李晓南的观点。

无论是在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还是在长江源园区,园区管理者介绍的情况让记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两年来的体制试点彻底改变了以往“九龙治水”局面,地方政府和园区管委会一套班子,打破了原来管理中的“各管一段”的局面,攥指成拳,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铺平了道路。

在玛多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黄河源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书记、副主任甘学斌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多来的试点,黄河源园区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水利、草原、国土等机构,由管委会统一管理,改变了原来“互不相干、各管一段”的局面,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极大改善了黄河源头生态保护的生态系统。

“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改变了从前的‘九龙治水’‘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理顺了关系,这一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这是甘学斌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最直接的感受。

李晓南说,体制试点以来,青海省落实“国家使命”,立足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探索改革路径,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体制试点的“根”与“魂”,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大胆推进生态保护制度创新实验,确立了依法、绿色、全民、智慧、和谐、科学、开放、文化、质量建园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政策、制度、标准、生态保护、机构运行、人力资源、多元投入、科技支撑、监测评估考核、项目、宣传教育、公众参与、合作交流、社区共管十五个体系,改变了原来的“九龙治水”局面,彻底解决了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理顺了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

2018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规划,体现国家形象、国家意志、国家战略、国家目标、国家标准、国家行动,为其他国家公园规划编制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实践告诉我们,“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体化的生态系统,需要从思想观念、建园理念、管理体系、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改革、协同推进。只有突破传统束缚,打破原有界限,构建大部门管理体制,优化重组各类保护地,才能走好创新的第一步,为科学规范、有序推进公园保护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保护三江源,前行的道路漫长且艰难。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行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扎实做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补偿、生态移民补助、湿地生态补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各项工作,实现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共赢”,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确保中华水塔丰沛坚固。

生态报国,履行好保护生态的重大责任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从玛多到杂多,从治多到曲麻莱,一路采访的许许多多人,尽管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分工不同,但都有一份履行好保护生态重大责任,为党守绿、为国护绿、为民增绿的赤子之心。

马贵,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生态保护站站长,1999年毕业参加工作,在黄河源头工作了20年,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脚下的这片热土。

“来到玛多,就要为‘第二故乡’的生态保护尽一份力。”20年来,凭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充分认识,马贵和同事一道攻坚克难,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开展“爱鸟周”活动,做野生动物栖息地监测,开展野生动物救助……随着一项项工作的开展,当地草地生产能力及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湖泊水域面积明显扩大,湿地生态和湿地功能整合性明显增强。4月10日,2018年度“斯巴鲁生态保护奖”获奖名单公布,马贵因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保护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此殊荣。

文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干部、杂多县森林公安局副局长,虽是一名挂职干部,但皮肤黝黑、熟悉杂多,除了不懂藏语,没有半分“外来人”的模样。

“能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人生有意义。”2014年,在计算机领域工作6年后,文强转行成为了一名森林公安民警。陌生的行业并没有影响他的热情,他关注三江源地区的山山水水,玉树、果洛……一年365天,他和同事至少有300天在巡护的路上。地理环境如何,大概有哪些物种,他一门儿清。2018年10月,他到杂多县森林公安局挂职,从“前往一线”到“驻扎一线”,人生又多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仁增多杰,治多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副局长,生于草原、长于草原,对生态保护有着独特的感情。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的职责所在。”2008年,在扎河乡寄宿制小学当了10年老师后,仁增多杰调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索加保护站工作。说是保护站,其实除了他,就只有一名乡上派来的保管员。仁增多杰说:“我是站长,也是站员,天天琢磨着工作怎么干。如果说这么多年自己有什么收获,我想,最值得高兴的,就是家乡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

见到卓玛加,是从曲麻莱县去可可西里途经的一片草原上。那天,天冷,风大,两个小时左右的采访中,卓玛加脸上始终挂着一抹笑容,黝黑、憨厚、朴实。采访,从他随身携带着相机、巡护日志和一摞相册开始了。因为,相册里的照片都是他巡护时拍到的野生动物,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记忆的故事。

生态管护员这份职业,让曾经以放牧为生的卓玛加“换了个活法”,为方便写巡护日记、跟外界交流,11岁的儿子成了他的汉语老师。野外巡护,既辛苦又危险,但他没有抱怨,只有感激。“原来我不会讲汉语,不会写汉字,根本没办法像现在这样跟你们交流,更别提拍照了。是这份工作,让我变得更好。”

三江圣源,国为根本,族之母亲。生态报国,是三江源干部群众心中的理想,守护江源,是三江源干部群众的行动,因此也收获了天蓝、水清、草绿的洁净江源,收获了生态、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这份幸福感,对于生态管护员索索来说,是对他身份的肯定和尊重;这份幸福感,在马贵眼中,是打破“玛多不长草”的传闻;这份幸福感,在公巴白玛心中,是看着家人救助的野生动物康复后回归自然。

这份幸福感,是三江源头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绿色发展、社会和谐,带给每一个“生态人”的自豪与骄傲。

“自然界给了每一个人幸福的机会,人们都知道,却不知如何得到他。”记者深切感受到,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有一颗向往幸福、奋斗人生的真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对待事业,便会对生活、家人、朋友、同事心存感激,对生命中迎来的每一次幸福心存感激,工作就会有更多向上的动力,生活就会有更多的意义和快乐。

共建共享,牧民群众成为生态保护的主力军

索索、依毛、才仁、文校、卓玛加……

宏大、壮美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呈现给记者的是山之美、水之美,更是人之美。

采访中,记者看到的都是一张张黝黑、憨厚、朴实的笑脸,尽管高寒缺氧环境让他们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但那阳光、自信、真诚,戴上臂章成为国家公园建设者的自豪和热情,打动着接触、了解他们的每一个人。

在马贵的带领下,记者采访了玛多县“六位一体”管理体制。

“六位一体”,就是立足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体制试点,每户安排一名生态管护员,将原有的党建网格、综治维稳网格等进行整合,实行“多网合一”,赋予园区内3042名生态管护员“基层党建、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维护稳定、民族团结、精神文明、义务教育”等职责,以基层党建为统领,实施“六位一体”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会管理再次创新升级,达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效果。

“我们小组10人每月巡护三次,每次七八天,按照不同线路和管护员职责完成巡护,更多工作是组织小组人员清理沿线垃圾。”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牧委会生态管护员才昂仁增说。

在“六位一体”网格设置上,以每名生态管护员和家庭为基本单元,以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乡镇、县逐级负责、管理、整体联动的格局,有效压缩了工作板块、缩小了工作半径,完善了组织体系,杜绝了网格管理中的漏洞和死角。

“六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按照“一岗多责、一职多能”,解决了“简单划网格”,权责不对等,“干部干、群众看”,乡镇编制少、人员服务半径大、工作漏洞多的问题,其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探索建立牧民参与共建机制,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准确把握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关系,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充分调动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夯实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群众基础。

李晓南告诉记者,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公益岗位“一户一岗”模式推开,1.7万牧民加入生态管护队伍,渐成生态保护主体,内生动力全面激发。

索索是位小有名气的管护员。在黄河源园区管委会见到他时,还以为他已有50岁出头,但看了身份证才知道,他今年只有31岁。

他的出名,是因为他是村里第一个主动要求当生态管护员的。

“作为一名生态管护员,我有责任守护好这片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让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环境。我从来不觉得这份工作枯燥、辛苦,这是我的事业。”朴实的话语、有些平淡的故事,却让记者对生态管护员这个似乎不起眼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依毛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一名生态管护员,若遇生病无法开展巡护工作,丈夫扎西就会主动接替起巡护的工作。采访时,扎西说:“我媳妇病了,我就要替她扛起责任,她做了生态管护员,守护生态是我们全家的责任!”

今年46岁的文校是曲麻莱县约改镇岗当村的生态管护员,为了方便在河上巡护,他拿出3万多元的积蓄,又从家人、亲戚处周转了3万元,从江苏买回了一艘汽艇。他说:“我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选择做这件事,那就要做好。我们的职责就是不顾一切地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山山水水、动物和森林。”

卓玛加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首个获得“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的生态管护员,不同于其他队员,每次巡山卓玛加都背着一部照相机。提起这份在外人看来十分辛苦、工资不高的生态管护员工作时,他却满是自豪:“我是土生土长的牧民,保护好家乡的草原和草原上的野生动植物是我的责任,也是我最大的梦想。”

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涵盖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涉及牧民7.2万人。记者看到,随着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的实施,1.7万牧民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在生态公益“一户一岗”机制下,“一人被聘为生态管护员,全家参与生态保护”的新风正在兴起,社区成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保护主体,农牧民群众成为生态保护最直接利益相关者和最有积极性的保护者。

“我是国家公园的生态管护员,我要为党、为国家站岗放哨,守护好青山绿水,守护好伟大祖国的生态安全屏障。”

“这是国家的公园,为国家大公园的建设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无数个生态管护员,因为这份“国家身份”而深感自豪。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三江源实行网格化管理,生态管护员“一户一岗”制度,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由草原利用者转为生态管护者,一些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切实享受到了生态“红利”,诸多家庭因此实现稳定脱贫,牧民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雏形显现。

和谐共生,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故事随处可见

行走在三江源,听到最多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人故事,最意外的莫过于偶遇三位“最美生态项链”故事里的小主人公。

救助雪豹、救助岩羊、救助白唇鹿、救助棕熊……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随时能听到牧民群众救助野生动物的故事,他们把野生动物当作自己的亲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作出牺牲和努力。

去冬今春以来,玉树、果洛大雪封山,很多野生动物尤其是白唇鹿、岩羊等草食性动物生存困难,生态管护员纷纷手抱肩扛,从自家拿来草料给动物投放,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毫不犹豫救助喂养。

在杂多县扎青乡地青村采访时,公巴白玛一家救助的两只岩羊已经康复了,那天公巴白玛和管委会工作人员一起放归了两只岩羊。

牵着岩羊走向放归地点时,所有人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当岩羊的身影消失在山野时,还依依不舍。毕竟,两个月来,一家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手喂养,直到完全康复。而在那间腾出来给野生动物当“公寓”的屋子里,还有一只受伤后被两个孩子趟着冰河背回来的白唇鹿在休养。

在杂多县昂赛乡政府,两位年轻的生态管护员巴丁和次丁,给记者讲述了救助受伤雪豹的过程。巴丁用藏语讲述着,双手比划着,似乎就在讲述昨天的故事。毕竟亲手抚摸雪豹、亲手抱着雪豹、亲手给雪豹喂食牛肉的经历,不是谁都能感受到的。

“肖才仁”是多杰扎西和康嘉昂加兄弟俩给一只白唇鹿起的名字。藏语里,肖是鹿,才仁是长寿之意。兄弟俩是治多县中学初二学生,为了陪伴救助的小鹿回归自然,每次看完小鹿回到家,他们就在日记中写下和“肖才仁”相处的点点滴滴,为“肖才仁”写下了一本成长日记。

……

这样感人的故事在每一个园区、每一位生态管护员的口中都能听到很多。尽管他们也为野生动物袭击家畜而感到无奈,但心中的博爱和宽容,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就像巴丁和次丁救助的雪豹,康复后放归山林,一个多月就咬死了牧民的十几只牛,迫使牧民搬迁,但那家牧民却一点儿也不恨它,巴丁笑呵呵地说:“雪豹袭击牛羊也是为了生存。如果有一天,雪豹、棕熊、金钱豹、猞猁等野生动物受伤或没有食物,我们都会救助。”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杂多县生态管护员救助雪豹、金钱豹、猞猁、棕熊;玛多县生态管护员救治野驴、盘羊,制止非法偷捕鱼类;治多县、曲麻莱县和可可西里管理处救助藏羚羊、猎隼……一个个数不胜数、真实感人的故事,折射出生态文明理念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群众的一种自觉行为。

自觉保护野生动物,一是源自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二是源自有效探索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和家畜保险。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生态管护员负责开展人兽冲突检测和调查,在事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拍摄肇事照片,作详细检测记录,为野生动物伤害补偿提供证据。此举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对野生动物的容忍度,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支持野生动物保护。

在杂多县昂赛乡,报道组意外遇见“最美生态项链”故事里的三位小主人公。

2017年10月23日,出席党的十九大青海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十九大代表、玉树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吴德军拿出一张照片,给与会代表讲述了澜沧江源头的孩子们保护草原,爱护环境的故事。照片中三个孩子穿着厚厚的衣服,身上挂着、手里提着用细绳串起的废弃饮料瓶。大风吹乱了孩子的头发,黝黑的小脸带着几分羞涩,那纯净的眼神仿佛有种直抵心灵的力量。孩子们的“项链”被媒体誉为“最美生态项链”,报道后引起热烈反响。

在采访两位年轻管护员救助雪豹的故事时,无意中得知,“最美生态项链”故事里的三个孩子就在昂赛乡。

在巴丁的帮助下,照片上三个孩子达珍色加、达珍义西、尕更措吉,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乡政府。

“你们为什么要捡这些废旧的易拉罐和饮料瓶?”

“爸爸妈妈们经常这样做,我们也就这样做!”

“老师给我们讲这些垃圾会破坏草原,还会伤害到小动物们。”

“谁捡得多还会得到爸爸妈妈的称赞!”

……

孩子们开心地和记者交流,讲着他们的故事,身边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深感在江源大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这里的每一个人的心里,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实际行动中。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江源正在向我们走来。

坚守高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们

坚守美丽的可可西里,如同攀登精神的“珠穆拉玛”。

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尽管报道组记者多是青海本地人,也极度不适应。

然而,每到一地,我们总会被坚守在一线的干部群众所感动。他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吃苦不怕苦、海拔高干劲更高,苦干不苦熬,把事业当作理想,确保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顺利完成,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确保了三江净土宁静安详。

4月20日,报道组一行来到可可西里管理处索南达杰保护站,这也是这次采访的最后一站。索南达杰保护站成立于1997年9月,专为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而设立,是开展反偷猎工作的前沿基地,已救助以藏羚羊为代表的各类野生动物500多只。

纷飞的雨雪中,索南达杰保护站副站长龙周才加、管护员袁广明和邓海平热情接待了我们。

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生活、工作超乎想象地艰难。“可可西里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巡山队员的每一次出行都变得险境重重。”“保护环境是巡山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巡山队员来说,爬冰卧雪、巡山车辆陷入泥沼都是常事。”“我们必须坚守……”在索南达杰保护站,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坚守”二字。

也许是我们有太多的问题,已近晚上十点,大家还在采访中,值班室里炉火很旺,可人一多,大家就觉得氧气不够用。入夜,我们睡在会议室的藏式沙发上。第二天一早,当我们踏上返程,龙周才加、袁广明、邓海平一字站立,挥手告别,那音容、那画面,深深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没有亲身经历过高原反应的人,很难理解“氧气吃不饱”是怎样的感觉,更不用说在简陋的装备、简单的条件下,用生命守护生命,用信念战斗,用血肉之躯,保卫这极为荒凉的无人之地、生命禁区,保卫这迄今为止遗留在人类心灵史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用执着和生命谱写保护净土的赞歌。

是怎样的精神让他们坚守在这样艰苦的地方?

让我们先了解这样一家人:一位是“环保卫士”、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一位是索南达杰的妹夫奇卡·扎巴多杰,还有一位是索南达杰的外甥、扎巴多杰的儿子秋培扎西。

1991年,在索南达杰的请求下,成立了可可西里保护机构。1992年,索南达杰组织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治多县西部工委,也叫野牦牛队,并兼任西部工委书记。他曾12次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参与以藏羚羊生态保护为主的野外调查及生态保育工作,积极与盗猎者作斗争,有效打击了盗猎者嚣张的气焰。

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一个人与18名盗猎者开枪对峙,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索南达杰牺牲后,他的妹夫扎巴多杰主动请求辞去玉树州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成为治多县西部工委的第二任书记,重新组建西部工委。他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在索南达杰遗像前宣誓:“我们怀念并理解索南达杰,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肩负着人类的重托。我们也认识到,这必将流血牺牲。但今天的艰苦奋斗,必将换来明天的光辉灿烂!”

三年后,他也牺牲了。

先行人,劈荆斩棘;后来者,不忘初心。

“接过父辈的枪,用毕生的精力、忠诚和信念,誓死守护和捍卫可可西里这片净土。”2006年,刚刚从青海民族学院毕业的藏族小伙秋培扎西不顾母亲的劝阻,回到了家乡治多县,成为了一名森林公安。他还有一个身份——索南达杰的外甥,他的父亲就是扎巴多杰。

在苍茫的可可西里,无数个像索南达杰、扎巴多杰、秋培扎西一样的可可西里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生死考验时,用信念担当,用生命坚守,为保护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挽救濒临灭绝物种藏羚羊做出卓越贡献。他们用热爱自然、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风餐露宿、不怕吃苦的担当精神,肩负使命、守护家园的坚守精神和不忘初心、扬帆远航的时代精神,铸就了伟大“可可西里坚守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献身三江源环保事业。

治多县民族中学杰桑·索南达杰纪念馆,是学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不同于讲授课本知识,面对学生,主讲老师用更多的时间讲述着索南达杰这位英雄老乡生活中的故事。一堂课听下来,不仅对这名环保卫士有了更加深刻印象,他的精神也扎根在了孩子们心中。

在玛多县中心幼儿园,从教25年的才让卓玛园长说起对小朋友的生态教育,句句打在点上:别看只是一个孩子,背后可是一个家庭。幼儿园227名学生,几乎都是牧民家的孩子。为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经常要求小朋友回家后跟家长进行互动。久而久之,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也养成了一些好习惯。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有这样接地气的教育,更这样的精神传承,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就会接过这根“绿色”接力棒。

“精神是青海最宝贵的财富。”这精神就是“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省委书记王建军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回响在耳边。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江源,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每个青海人的责任、担当、使命、奉献。一路上采访过的园区干部、生态管护员,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群众,在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为人类保护绿水青山、造福全球的高尚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新青海精神”具体体现吗?!

作者:韩国宁 莫自才 来源:青海日报

手镯的圈口怎么量?

蝈蝈的叫声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