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0多年前,茶文化开始在中国萌芽。货物交换的媒介,各国之间的贡品,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饮茶之风在古代开始盛行。到了唐代,“人家不可一日无茶”,成为当时茶文化的缩影,一大批名贵茶叶开始出现,其中君山银针被称为黄茶之中珍品,发展至今被誉为十大名茶之一。自唐朝以来就富有盛名,是什么原因让它得以扬名呢?
君山银针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的久了。早在五代的时候它就已经出现了,然后在唐朝的时候被大量的生产,并且这个时候就已经非常出名了。据说文成公主在远嫁的时候,就带上了这种茶。
君山银针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带入西藏的,到了清朝的时候,君山银针就成了贡茶。什么是贡茶呢?就是摘取君山银针进贡到皇宫里去,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够喝得到,普通人是很难喝到的。那么它是怎么成为名茶的呢?君山银针之所以成为名茶,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物以稀为贵,而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历史传说的故事渲染。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也是黄茶中最好的品种。茶叶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香味,以及茶叶冲泡开的形状都是上佳,因此才会成为茶叶中的珍品。它的珍贵不仅仅是因为颜色,形状,味道,还在于它的采摘。
君山银针只能在清明前后的七到十天之内采摘,而且还有一个采摘的规定,这个规定被总结为九不采,具体就不多详细介绍了。要制作一斤鲜芽需要五六万个芽头,而四斤鲜芽才只能制作出一斤茶叶,也就是说想要制作一斤茶叶就需要十几万个鲜芽。这个劳动量可是相当大的。而它之所以被叫做君山银针茶,是因为它的产地是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岛,因为叶子又细又长,和针一样,因此才会被称作银针。产地的单一,对君山银针的产量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
普通茶叶只需要几步,而制作君山银针茶的话需要有八个工序,这八个工序加起来要至少78个小时,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有稍稍不留意的话,制作出来的茶的品质就没有那么好。茶叶的色泽,香味口感都会被破坏掉。
茶叶做好之后君山银针的储藏,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先找来一个箱子,然后把石膏加热捣碎均匀的铺在箱子底部,在石膏上面再铺上两层牛皮纸。最后将茶叶包装好,然后放在牛皮纸上面,将盖子封好。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更换一次石膏,这样才能保证空气的干燥,而且温度不会过高或者过低,就能够保证君山银针不变质。
另外,对于君山银针的采摘,制作,冲泡时的水质,以及对器具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从采摘,到冲泡,在这期间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就算是这样,最后能够得到的茶叶也很有限。
据说君山银针茶原本叫做白鹤茶,这个名字的来由是,初唐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白鹤的道士,从海外仙山游历归来,带回了八株据说是神仙赐予的茶苗,然后把这八株茶苗种在了君山岛上。然后这位道士建立了白鹤观,挖了白鹤井,然后用井里的水泡茶,从茶水的水汽里,废飞出来一只白鹤,飞天而去,因此被称作白鹤茶。又因为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是金黄的,接近于黄雀的翎毛,所以又被叫做“黄翎毛”。
后来这个茶传到了长安城,深深受到了天子的喜爱,就被定为了贡品。然后有一年进贡的时候,运茶的船在长江上遭遇了风浪,在颠簸中井水全部都洒了。于是为了不被处罚,只能找了江水企图混过去。皇帝在泡茶的时候,发现茶汽里没有了白鹤,就说了一句:白鹤没了。结果,一语成真,白鹤观和道士全部都离奇失踪,白鹤井也枯竭了。不过白鹤茶却从此就流传了下来,也就是现在的君山银针。
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就是在几千年以前,帝舜在出巡过程中不幸死了,他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就千里迢迢奔去了帝舜埋葬的地方。在湖面上飘来了十二只青螺,聚在一起成了君山岛。为了不让君山岛沉没,二女就在湖底埋下了定海神针,定海神针随着湖水的涨落而伸缩,这样就可以支撑着君山岛。然后两个人就把随身携带的茶籽撒在了君山上。这就是最初的君山茶了。
后来的人们,把君山上采出的茶叶,模仿着定海神针的形状,制作成了像银针一样的茶叶形状,称为君山银针。虽然历史传说不能够相信,但是从这些传说当中,我们却能够看到君山银针的起源时代。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层层追溯,一直追溯到了几千年以前。
由此可见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是很悠久的,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和茶叶有关的典故,这说明茶叶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被生产出来了。只不过是那个时候的制茶工艺,以及相关的器具等等都无法和现在相比。
最后,当君山银针自身珍稀属性遇上具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在封建社会它得以进入皇宫及一些达官贵人的茶叶珍藏之中。即使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如今,能品上一杯正宗的君山银针也是一件值得引以为豪的事情。
名茶也好,普通茶也罢,保存方法也是基本一样的,像我们家居保存茶叶的话,一般都是密封好,然后放在冷藏室里,君山银针也可以像这样来保存。但是一定要密封好,再放进冷藏室。君山银针冲泡的器具,最好选用耐高温的玻璃,用的水必须是刚刚烧开的开水。因为君山银针的茶性非常接近绿茶,所以可以使用绿茶的冲泡技艺来冲泡君山银针。向玻璃杯里倒入刚烧开的开水,然后迅速的将杯盖盖上,等待大约三分钟左右再掀开杯盖,就可以品尝君山银针了。
参考文献
1、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有关记载
2、庄晚芳《中国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