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解析与传承价值

02-28

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解析与传承价值

董源(?-约962年)五代南唐画家。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人,自称“江南人”。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 南唐亡后入宋。画史上也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宋人称其大设色山水景物富丽,宛有李思训风格。但其最有独创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据画史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种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其传世作品有《龙宿郊民图》《寒林重汀图》等。

董源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在宋代,除了米芾、沈括十分欣赏董巨画派之外,一般论者对董巨的评价并不高。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渐开。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元又在诸公之上”,对董源有了新的认识。元四家更奉董源为典范,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董源。元代黄公望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龙宿郊民图》采取深远构图,视野悠远,远近景色一览无余,山势平峦,山体婉延,远水近湖,连成一片,整个画面无雄奇之险,无突兀之石,典型的南国丘陵风貌。技法上采用较为柔和舒展的线条勾肋山形,披麻细皴增强土山质感,柔和溫润,近树远影皆用水墨点簇而成,造型生动,疏密有致,山上山下或矶石成堆,或几方大石点缀其中,使画面不再单调,整个画面用淡墨淡色渲染,协调统一,气韵生动,不失为一件传世之作。(图85)

图85五代董源《龙宿郊民图》

北宋李成《寒林平野图》

李成(公元 919年 -967年),字咸熙,北宋初年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人,世称李营丘,被誉为中国山水画之父。他不但开创了齐鲁画派,在宋初画坛独树一帜;而且由其独创的营丘山水画法成为后世山水画家的楷模。《圣朝名画评》把李成的画列为“神品”,并称其“思清格老,古无其人”。《宣和画谱》谓“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

李成的山水画 “文气十足,秀润不凡”。一是以平远构图法表现清旷幽远的境界。李成之所以常用平远构图,首先是因为平远法适合于表现山东平原的烟林远丘,可以产生一望无际、层层推进的视觉效果。其次与他的品格、情感、经历有关。平远的构图正好符合李成孤傲、旷达的性格。再次,李成采用平远法构图还因为在长期观察和写生中,悟透了远近透视之法。二是运笔尖劲,用墨淡润。《图画见闻志》说他“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米芾《画史》说“李成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王诜说他“墨润而笔精”;元代黄公望说他“惜墨如金”;明代沈周《论画》中则说,“其妙贵淡不贵浓”。“毫锋颖脱”是说李成用笔爽利尖俏。三是喜欢画寒林、怪石和雪景。现存的李成之作除了《寒林平野图》之外,另有《读

碑窠石图》、《群峰霁雪图》等几幅。从这些难得的真迹中可以窥见李成所绘松石、雪景的造诣。

李成“师荆浩未见一笔相似,师关仝则叶树相似。”而且由于他独特的创造才能,他在宋代“三家山水”中影响最大。李成对山水画的突出贡献,一是他擅长表现山川地势与季节气候的丰富变化,并有所寄托。他创造的“寒林平远”的形象不似荆关一派宏伟壮丽的构图面貌。二是他画树继承了关仝树法并青出于蓝胜于蓝,本幅绘长松两株,杂以枯枝寒树,枯树枝作蟹爪状,山地则作平野构图,展示家乡山东一带平原地貌,右上角有宋徽宗题“李成寒林平野”六字,前有“御书”半玺,画上端有乾隆题诗及收藏印鉴。(图86)

图86北宋李成《寒林平野图》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又名中正,字仲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宋代著名的北派山水画大师。生卒年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范宽好酒,不拘世故,能深入生活,穷究自然造化。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而能自出机杼,遂移居终南太华山中,长期观摩写生,山川气势尽收胸臆,终成一代大师。为山水画形成期北方画派之主流画家。与两位师长并称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范宽的作品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米芾对范宽的绘画风格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虚,水若有声。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无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势虽雄伟,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范宽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般的沉郁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元朝人汤垕星评价称“范宽得山之骨法”。但是米芾认为范宽用墨过浓,“土石不分”,是其缺点。

范宽还善画雪景,是其一大创造,被誉为“画山画骨更画魂”。所画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李成、范宽两位大师在宋初山水画上建立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分别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以致北宋大半时期均以唯摹李范为尚。

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称赞范宽的画“真古今绝笔也”,明朝大画家董其昌评价范宽“宋画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见,比如苏轼虽然非常推崇范宽,却觉得其画“微有俗气”,与古代中国文人淡雅风格略有不符。 2004年,美国《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

《溪山行旅图》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此画画巨峰巍然耸立,山涧中瀑布飞泻而下,山峦雄峻浑厚,树木繁茂葱郁,岩石的皴纹也历历可辨,显示出一种“全景山水”,“大山大水”的磅礴气势。山脚下雾气迷朦、怪石兀立、老枝虬劲、溪流潺潺,山路上有旅人赶着驮队经过,人畜虽画得小如蜉蚁,却真实生动,使人仿佛能听到驴蹄得得之声。范宽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此画气韵生动,运墨深厚,运笔雄强,意境悠远,实在是山水画旷古绝作。(图87)

图87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郭熙《早春图》

郭熙,1020年生,1109年逝世,北宋画家,字谆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出身布衣,好道学,喜游历。善画,初无师承,后在临摹李成山水画中受到启发,笔法大进,宋神宗时画院学艺,后升迁待诏,成为宫廷画院重要成员,他工画山水,取法李成,山石用状如卷云的皴笔,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早年风格较工巧,晚年转为雄壮,常于巨幛高壁,作长松乔木,曲溪断崖,峰峦秀拔,云烟变幻之景。后人把他与李成并称“李郭”,是一位山水画的大师。他反对因袭守旧,主张在“兼收众览”的同时师法自然,主张“饱游饫看”,敢于独创。《枯古要论》说:“郭熙山水,其山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松叶攒针,杂叶夹笔,单笔相伴,人物笔尖带点凿,绝佳。”这则评论基本概括了郭熙的技法特色。此外,他还对山水的表现技法作了深入研究,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法,是对传统绘画经验的总结。有画论《林泉高致集》,传世作品有《早春图》、《关山春雪》、《窠石平远图》、《幽谷》等图。

《早春图》,此图为绢本,水墨。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历代流传有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水气浮腾,薄雾轻笼,新叶初发,春水流畅,将万物复苏的早春时节描绘得欣欣然。图中人物活动、舟船楼阁的布局都服务于主题。其构图幽奇,意境清旷,石状奇特,山光浮动。苏轼写的“玉堂尽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峰非人间”诗句,与此画境界相似。表现手法上高远、深远、平远之法互用,紧凑的山石与长长的河流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给人以时带分明、清新愉悦之感。画左署“早春,壬子年郭熙笔。”画法上采用曲线构图和卷云皴法,使画面呈现几分古意。(图88)

图88北宋郭熙《早春图》

南宋马远《踏歌图》

马远: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约1190-1224年)的画院待诏,宋代杰出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马远艺术上克承家学而超过了他的先辈。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树,尤善于在章法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这种"边角之景"其特点正如前人所指出的"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

他画树石等用郑虔的淡彩法,又颇类于巨然。下笔严正,用雄奇简洁的笔法,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以坚实、爽朗有力的浅染来描写江南雄伟壮丽的山川。他善作平视或仰视的构图,用焦墨作树石,石皆方硬,危崖峭壁,水色交融。在构图方面,善于将复杂的景色给以高度的集中和概括。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称“马一角”。对他简洁有力的构图,称为“边角之景”。他又多用水墨,画楼阁用“界画”;画树干瘦硬如屈铁,但刚健中有柔和。笔法豪放而谨严,变化多而融和。历代评画者评他是“水墨苍劲”的风格。此图采取中、下两段置景的构图,虽不太象他一贯爱用的一角式构图,但却是他的传世名作。(图89)

图89南宋马远《踏歌图》

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

夏圭(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 南宋画家,亦称夏珪,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宁宗赵扩朝(1195-1224)画院待诏,赐金带。工人物,精山水,师法李唐,渗以范、米家法。所作笔法苍老,墨气淋漓,喜用秃笔,出神入化,“世称夜光无与敌,何如夏君神妙笔,苍然劲铁腕有灵,开图展对人爱惜”。墨法运用亦别开生面,创“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先以水墨皴染而后用墨笔,达到水墨交融,淋漓苍劲,含蓄多姿,趣味无尽。构图简括,也许受南宋偏安影响,常用半边取景,焦点集中,空间扩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之法作画,被称为“夏半边”。画亭台楼阁不用界尺,信手为之,笔意精密,奇妙突兀,气韵尤高。与马远齐名,时称“马夏”,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夏圭早年工人物画,后来以山水画著称。在构图方面,夏圭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景”,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也称“马一角,夏半边”。为“南渡四大家”之一。《溪山清远图》是一幅长卷,下图仅是其中一段,构图疏密相间,剪裁巧妙,笔法坚挺峭秀。其笔墨苍古,墨气明润,点染烟岚,恍者欲雨,树石浓淡遐迩分明。由于运用更多的水分,于是就更具有“水墨淋漓”的效果。其皴法为“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是先用水笔,再用墨笔渲染。(图90)

图90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局部)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黄公望(1269~1354)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本姓陆,名坚, 由于幼年父母双亡,家庭贫困,十岁左右的时候,就给寓居在虞山小山头的浙江永嘉人黄乐为养子。据传说,当时黄乐年已九十岁,看到他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喜出望外地说:“黄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便改姓换名为黄公望,字子久,后入 “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他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

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著《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等传世。黄公望的山水画,很多创作于70岁以后,在富春江畔创作的《富春山居图》,长636.9厘米,高33厘米,此图画浙江富春山两岸初秋景色。画面上坡陀起伏、林木森秀, 其间有村落、亭台、渔舟、小桥, 并写平沙及溪山深处的飞泉。展披画卷, 景随人迁, 人随景移。笔墨苍简清润,多用解索皴,山石少染或不染,画面清爽。历代凡见此画者, 无不叹为观止。明代董其昌说:“展之得三丈许, 应接不暇。”清代张庚说:“富春山卷, 其神韵超逸, 体备众法, 脱化浑融, 不落畦径。”恽南田说:“所作平沙, 秃锋为之, 极苍莽之致”。明清许多文人画家多以此图得到启示, 转为清淡之风,其临本有10余本之多。此卷现为两段。前一小段, 今在浙江省博物馆, 后一段现存台湾。(图91)

图91A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图91B《富春山居图》细部特征

元代倪瓒《六君子图》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一说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无锡(今属江苏)人。世居无锡祗陀里,多乔木,建堂名云林,因以云林自号。

倪瓒擅山水、竹石、枯木等,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其作品以纸本水墨为主。其山水师法董源、荆浩、关仝、李成,加以发展,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平远,景物极简,多作疏林坡岸,浅水遥岑。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简中寓繁,小中见大,外落寞而内蕴激情。倪瓒论画主张抒发主观感情,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胸中逸气”,不求形似,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明清时代受到董其昌等人推崇,常将他置于其他三人之上。明何良俊云:“云林书师大令,无一点尘土。”王冕《送杨义甫访云林》说,倪瓒“牙签曜日书充屋,彩笔凌烟画满楼”。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数百年画坛有很大影响,临摹者无数,至今乃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六君子图》写江南秋色, 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 疏密掩映, 姿势挺拔。图的上部有远山地抹。全图气象萧疏, 近乎荒凉, 用笔简洁疏放。倪瓒的画大多以这种一河两岸的两段式构图为特色,树为主景,千恣百态,此图后有黄公望题诗云:“远望云山隔秋水, 近有古木拥披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 正直特立无偏颇。”《六君子图》因此得名。(图92)

图92元代倪瓒《六君子图》

元代王蒙《夏日高隐图》

王蒙,1308年生,1385年逝世。元代杰出画家。字叔明(一作叔铭),晚年居黄鹤山,称黄鹤山樵。又自称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今吴兴)人。王蒙是元初著名画家赵孟頫的外孙,出身书画世家,曾一度任官,后来弃官隐居于临平(今浙江余杭)的黄鹤山。元朝灭亡后,王蒙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厅事,与胡惟庸有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胡惟庸案发被捕,王蒙也受到牵连下狱,死于狱中。王蒙博学强记,诗文书画都有很好的功底。其绘画主要师法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画面构图繁复周密,纵逸多姿,笔墨繁密松秀,自成一家。他创造的“水晕墨章”,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画史绘要》中说:“王蒙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恽南田更说他“远宗摩诘(王维)”。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两种,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以用笔揿变和“繁密”著称;另一是用“淡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再加以破点,望之郁然深秀”。倪云林曾在他的作品中题道:“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他的画从各种手法表现江南林木的苍郁茂盛和湿润感,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大师,明清及近代画家几乎都学过他的画。传世画迹有《夏日山居图》、《夏日高隐图》、《葛稚川移居图》等。

《夏日高隐图》以深远和高远兼用的布局手法描绘了深山。远景为一群峰涌动的险峻高山,一条细瀑从前川直挂而下,融入山下轻雾之中,并沿着画面下半部低峰深壑向近处蜿蜒流淌。山溪在碎石间跌荡,似能听到悦耳的回响。两岸山石层叠,林木葱郁,屋宇掩映。近处林荫蔽日,凉气袭人,隐士、书童、仕女、樵夫在屋中、房前、溪边、道上品茗、谈天、汲水、行走,各行其事。整个画面景物繁密,造型谨严,境界深邃而又开阔,有炎夏清凉之意。画家以其最常用的牛毛皴画山石,笔法沉着稳健,墨色层次丰富,设色清淡,色墨互融,为其中年力作之一。(图93)

图93元代王蒙《夏日高隐图》

明代唐寅《杏花茅屋图》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后又师周臣。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

唐寅中年的山水画,主要宗法周臣,而周臣的山水画师法南宋的李唐和刘松年,因此唐寅的画又可上溯至南宋李唐、刘松年为代表的院体画派。他在老师周臣影响指导下,学到了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同时他又参合了马远、夏圭的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的长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的风范,自立门户。此时细笔山水居多,从这些画的风格看,画风构图简洁清朗,用笔多为细劲中锋,犹如游丝描,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具有刚柔相济之美。山石的皴法丰富,多有短砍、长皴、顺笔、逆毫、方折、圆转等笔墨。林木、房舍、溪流等景物,穿插有序,密而不窒,杂而不乱,极富韵律和文人画秀润空灵的美感。墨色淋漓,又富浓淡变化。

唐寅为传统绘画所作的贡献,大致可概括为三点:其一,综合南北二派,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北方画派以李成、关仝、范宽为代表,画风深厚旷远,石体坚凝,风骨奇峭,气势雄伟;而南方画派以董源、巨然为宗师,画风柔和温秀,笔墨潇洒含蓄,水墨湿润华滋,远近感强烈。但又有各自的弱点,北方画派.笔锋太露,缺少含蓄,缺少韵致和远近感等;南方画派缺少骨力、庄严和气魄等。唐寅的功绩就在于打破了门户之见,从笔法、气势、笔意和设色上,把南北两派不同的源流,扬长避短,融合在一起,又吸收元画的长处,最后形成结构严谨,风骨奇峭,笔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灵的独特风格。其二,诗书画的有机结合。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以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而作品中的望背兰墨,又通过象征、寓意、拟人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这种诗与画的完美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他的《杏花茅屋图》是他风景画中一幅富有生气的作品。画中高峻的山峰,叠叠泉流,摇曳的松树,布置合理,意境清远,的确能显示唐寅的才子之风,同时又体现了他那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力。(图94)

图94明代唐寅《杏花茅屋图》

清代王《万壑千崖图》

王翚 ( 1632—1717 )字象文、石谷,号臞樵、天放闲人、雪笠道人、海虞,山樵、清晖主人、鸟目山人、耕烟外史、清晖老人、耕烟老人、耕烟散人、剑门樵客,始为专业画家,被前二王发现,被荐入宫,为康熙皇帝绘《康熙南巡图》,颇受赞誉,崇拜元四家,发展了乾隆笔渴墨层层积画,进一步提高了艺术表现力。他是文人世家,祖上五世擅画,王石谷父王云客,擅山水,王石谷有二子,长子王有誉,字处伯,次于子王有间,字庆仲,均擅画,曾孙王玖,号二凝,是“小四王这一”,擅山水。在清代乾隆前期,王昱、王愫、王玖、王三锡(王麓台裔孙)、王廷周、王廷元、王鸣韶亦以山水为名,时称“后四王”。

此画构图取深远法,仰望主峰高耸,众山环抱,呈高山仰止之势。同时又以不同的视觉展示大自然的幽深壮阔,几条画眼皆向纵深导入,引人入胜。画面宏观取势,细品有致,景观繁复,脉络却清晰地予以艺术再现。王翚的画善于取前人之法,然而并不拘一家之体。此画秉承清代一贯的清淡风格,与前人不同颇富新意,堪称取深远法构图的绝品。(图95)

图95清代王翚《万壑千崖图》

清代石涛《山水清音图》

石涛是明清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在绘画艺术上有独特贡献,成为清一代大画师。王原祁评曰:“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自称苦瓜和尚,他生于1630年,卒于1742年。原名朱若极,后更名元济,原济,又名超济,小字阿长,号大涤子,又号清湘老人(清湘陈人),晚号瞎尊者,别号还有很多。明代皇族,刚满10岁时即遭国破家亡之痛,削发为僧,改名石涛。他因逃避兵祸,四处流浪,得以遍游名山大川,饱览“五老”、“三叠”之胜。从事作画写生,领悟到大自然一切生动之态。至康熙朝,画名已传扬四海。但他又不甘寂寞,从远离尘器的安徽敬亭山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南京,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晚年与上层人物交往比较密切。

石涛在绘画艺术上成就极为杰出,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园结合,秀拙相生。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石涛的作品一变古人和四王三重四叠之法,不太注重形式美感,以构图新奇见长,在这幅画上用了他最擅长的“截取法”,在丛林中截取了幽阁深藏的一段景致,以特写的手法绘出,虽则画的的是一段小景,却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意境。他笔墨画法多变,善于用墨,这幅图上墨气浓重滋润,湿笔较多,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使山林的清润深幽被尽致地表现出来。(图96)

图96清代石涛《山水清音图》

翡翠和玉的区别?

金曼龙鱼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