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绵竹木雕大师张世斌创造历史:木浮雕版《清明上河图》惊艳全球

11-22

绵竹木雕大师张世斌创造历史:木浮雕版《清明上河图》惊艳全球

绵竹仿古街牌坊大门右侧,有一间悬挂着一个黑漆金字大招牌的店面,上书三个大字“张雕匠”。老板名叫张世斌,我与他相识多年了。

张雕匠


2008年7月,木雕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四川木雕独具特色。四川盛产各种优质木材,能工巧匠众多。张世斌最早悬挂的招牌名叫“南艺轩”,后来才改为“张雕匠”的。张世彬是四川安县河清镇皇觉村人,1968年出生。他自幼喜欢绘画,心灵手巧,因为家在农村读书很少,初中毕业后就回到家里种田。他的父亲见他画图画还可以,就请当地一个雕刻师傅郭绍贵教他学习木雕。

太阳神


两家是邻居。这郭师傅起初不愿意教张世斌,怕他不肯吃苦,没有悟性学不出来。1987年,郭师傅终于答应收张世斌为徒。郭绍贵出生于1930年,1952年拜师周文树学习木雕手艺。这周文树师傅也是世代家传的手艺。到目前为止这三代师徒从事木雕,早已超过100多年了。

由于张世斌有绘画的基础,学习起来十分快,深得郭师傅的喜欢。郭师傅擅长雕刻龙凤,对于人物雕刻方面不是很擅长。张世斌很快就掌握了木雕的各种手法和技艺,仅半年的功夫,郭师傅所教的他都可以独立制作了。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之下,私人的活不多,差不多都是在外面承包工程。张世斌边做边学,又拜安县汉昌黄明学为师。黄明学的人物雕刻很有功底。在黄师傅的指点下,张世斌的人物雕刻有了很大的进步。黄明学现有60多岁,在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开门市。


德阳石刻公园


修建德阳石刻公园时,张世斌带领师兄弟和徒弟,就在这里雕刻艺术墙的门窗。现在石刻公园里艺术墙的木门窗就是在那个时候制作的,广受中外游客的赞誉。彼时,四川省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作家王星泉正四处寻访民间的奇人异士,创作大型神话木浮雕“祖先的传说”。王星泉出生于1930年,成都市人,一生痴迷于本源神话,为创作大型神话木浮雕“祖先的传说”,辞去了成都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职务。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星泉知道张世斌雕刻的德阳市石刻公园艺术墙门窗,找到张世斌,让他去搞大型木浮雕“祖先的传说”。张世斌当即答应了。从1989年到1998年,王星全从绘画基本功开始,包括人体解剖、比例、人体骨骼等逐一进行讲解,使得张世斌从理论上得到了一个全面的升华,这对于今后的创作无疑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祖先的传说》木浮雕选辑


但王星全还不承认张世斌是他的学生,并嘱咐其对外不准讲他是王星全的学生。一直做到了第六年,王星全见张世斌悟性高,理解能力强,并且手艺好,完全能领会他的意图和创意,感到十分满意,才正式承认了这个学生。

九年里,张世斌带领一班徒弟,完全按照王兴泉设计的从“大禹治水”到“愚公移山”,一共四十五个神话故事,九十一幅木浮雕,每幅1.50x1.35米。张世斌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1999年6月至11月,这组木浮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天天门庭若市,不断有人求购。一位美国人从早等到晚,要求购“精卫填海”,出价8000美元。

王星泉一生淡泊名利,任谁都不卖,但被这美国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感动,决定送给这位美国朋友。王星泉的中篇小说《白马》在十月杂志上刊登,荣获全国中篇小说优秀奖,改编成电影《白马飞飞》,广受好评。2000年,《祖先的传说》大型木浮雕画集出版,王星泉亲笔签名给张世斌赠送了这本凝聚了师徒两代人心血的画册。

《清明上河图》局部


2002年张世斌到绵竹开店,取名“楠艺轩”。经过德阳石刻公园艺术墙门窗和大型木浮雕“祖先的传说”的历练,张世斌对从事木雕艺术充满了信心。到绵竹之后,他主要承接一批古玩收藏家的藏品修复、制作,包括雕花门窗、桌椅、神案、文房用品、挂屏、摆件等。近二十年来,活路做不完,每天从早到晚难得休息一天。

2003年,德阳的一位藏友请他雕刻制作一幅《清明上河图》。他接下后,一边要完成其他客人的作品,一边与徒弟以及请的师傅一起赶制这幅清明上河图。共雕刻了六块板,全是双面雕,每一块板是1.5×1.2米,全长16.8米,一共800多个人物,20多匹牛马,30余间房屋,20多艘船。完成这种作品,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耐心。

《清明上河图》画本局部

先临摹描绘,然后打毛、定型、修光、打磨,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全手工制作。经过九年的努力,完成了这幅巨作。2013年在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这幅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在长度上已经破了吉尼斯记录。由于《清明上河图》的成功制作,张世斌张雕匠的名气在绵竹、德阳、成都都十分响亮了。

《清明上河图》画本局部


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后,全国人民,特别是江苏省对口援建绵竹,短短的两三年功夫,绵竹城乡建设焕然一新。不少单位请张雕匠把绵竹年画刻在木板上,送给最尊贵的客人,以示情意。大地震后本来损坏的古旧家具、文物就很多,修复的工作搞不赢,但为了绵竹人民这份感激之情,张世斌一家和徒弟日夜加班,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社会好评,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张世斌作品


现在走到仿古街“张雕匠”门市,还可以看见已完工的《百叟图》《财神》等大型人物雕刻、张世斌还不断承接各地旅游地区和景点的高档纪念品和实用品,哪怕是一把木梳,他都是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再小的作品也认真对待。

张世斌在工作中


张世斌年过五十,其徒弟都可以独立操作和开业了。但他担心的是这一项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会雕刻容易,要有创新,有艺术感,能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创新,这就不容易了。另外,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传统手艺不重视,认为挣不到钱,没有人能静下心来学习,不愿意吃苦。,必须要有甘守清贫,静下心来为艺术的一批人才行,才能使这门技艺不失传,发扬光大。(殷坤才/文)

鱼漂大小对钓鱼有影响吗

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