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分析显示,投诉热点涉及黄金珠宝首饰投诉量大幅增加。
分析指出,随着黄金珠宝首饰使用场景的日益多元化和销售渠道的更加多样化,相关投诉也大幅增加。
一是产品质量、纯度、成分与标称不符。部分商家售卖“金豆”等珠宝产品中掺加黄铜,实际“含金量”远低于宣传标准。
二是“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经营者在销售时故意隐瞒黄金首饰克重或置换限制条件等,存在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问题。
三是直播销售翡翠、玉石类首饰投诉多。卖家利用特殊颜色灯光照射致使首饰产品过度“美颜”,消费者收到的实物与直播间展示的差距明显引发纠纷。
如,2023年3月,贾女士在郑州市某知名卖场柜台购买了某品牌黄金吊坠,商家宣称此吊坠为999足金产品,购买时贾女士询问为何该吊坠没有品牌标识及足金字样,商家店员未直接回答该问题,而是保证该品牌一定是真货。贾女士考虑到大品牌不会弄虚作假便当场付款,事后越想越不对劲就找到店长询问退货问题,被告知不能退,且该店面负责人态度极其恶劣,贾女士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于2023年8月8日投诉至河南省郑州市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调解过程中,金店负责人称因为消费者佩戴不当出现磨损导致标识看不清楚,但消费者表示自己正常佩戴吊坠,而且时间不到3个月,这么短的时间磨损得毫无痕迹是不可能的。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工作人员要求商家调取店里同款未售卖商品,查看是否有品牌标识。由于商家无法证明同款商品有品牌标识,最终同意退款8800元,消费者满意。
中消协建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诈销售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加强对珠宝首饰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珠宝首饰的质量监测、检验检测、鉴定评估、追溯管理等制度,规范珠宝首饰的信息披露和标签标识,提高珠宝首饰的质量可信度和可追溯性。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首饰时,应当向经营者索要正规发票、质检证书、鉴定证书等凭证,以便于出现纠纷时作为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