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悠悠祁红香 茶韵引客来(主题)
——安徽祁门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副题)
朱文文
在祁红小镇中国茶叶改良陈列馆,探究古老茶机设备,回溯祁门红茶“前世今生”;在祥源祁红文化产业博览园,沉浸式观赏百年祁红制茶工艺,品味茶韵绵长;在环砂村历口茶园,徜徉茶山花海、乡村美景,体验梦幻茶旅……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以振兴祁门红茶(以下简称祁红)为职责,深度挖掘祁红文化底蕴,用心用情讲好祁红文化故事,做大做强祁红品牌,加快推动祁红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推进祁门茶旅融合发展,擦亮祁红“金字招牌”。
主客互动
驾车从黄山市祁门县金字牌镇黄浮高速出口驶出,沿着237国道继续行驶5分钟,十多栋颇具徽派建筑风格的大型厂房便映入眼帘。厂房四周青山环绕,绿水相依。步入厂区,一股芬芳馥郁的祁红香扑鼻而来;随处可见的黑白色调徽派装饰古朴典雅……这便是祥源祁红文化产业博览园给人的第一印象。
“整个博览园由祁红非遗技艺制茶中心、祁红示范工厂、祁红博物馆和中国茶叶奇种园四部分组成,具备非遗传习、示范工厂、文化博览、研学观光和科普基地五大功能,是一处集生态茶园观光、现代化祁红加工观摩、祁红非遗技艺手工制茶体验、祁门红茶专业博物馆游览及祁红品饮鉴赏于一体的全景式沉浸式祁红体验中心。”祥源祁红文化产业博览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祁红非遗技艺制茶中心,一场以祁红制作为主题的小学生研学教育活动正在举行。“这是筛分,为的是剔除低劣的茶叶。这是拣剔,可以将遗漏在茶叶里面的茶梗和劣片剔除……”祁红非遗技艺老师耐心且详细地为同学们介绍着祁红制作的每一个步骤及其作用。“收获很大,既学习了祁红文化、茶叶种植等知识,又提升了劳动技能。”同学们说。“保护祁红文化最好的方式便是传承。”该园区负责人介绍,他们还会让学生们亲自体验筛分、拣剔等制茶工艺。
祁红非遗技艺制茶中心是博览园传承发展祁红文化的一隅。作为中国第一家祁红专业博物馆、安徽省规模最大的茶叶专业博物馆,祁红博物馆收藏着各类珍贵文献、照片资料100余件,历史茶样、茶器、制茶工具展品70余件。
在馆内“神奇茶境”展厅,3D立体茶地图运用现代显示技术,从地理气候、土壤等方面,勾勒了祁红的产区风貌,让游客对祁红的种植条件和分布区位一目了然。在“精工细作”展厅,长达七八米的全景手工祁红制作工序还原图,向游客完整且直观展示了祁红独特品质的工艺奥秘。在“品饮时尚”展厅,游客可以动手冲泡祁红,感受工夫红茶的迷人魅力。
祥源祁红文化产业博览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博览园将继续创新祁红产品,丰富博览园参观、体验、研学内容,不断提升祁红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交流互鉴
祁红香名远播,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一举夺魁,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新时代下,如何作好祁红文化的“国际表达”,推动祁红品牌走向世界,成为萦绕在祁门茶旅人心中的大事。
近年来,祁门县围绕打造“世界红茶之都”和打响“祁红品牌”两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做大茶规模、提升茶品质、做强茶品牌、弘扬茶文化,培育了天之红、祥源、祁门红等一批知名度高、消费者喜爱的茶叶品牌。同时,凝聚国际化视野,不断深化茶文化国际交流互鉴,讲好祁红文化故事,推动祁红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今年1月,2023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祁门对话在祁门举行,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三国茶企代表围绕红茶产品、产业、产能、渠道等话题开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的“高端对话”,共同把脉世界红茶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祁红文化的国际传播。
“祁门红茶曾多次作为国家外事活动指定的国事礼茶,赠送给外国政要。”国家级非遗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祁门红茶协会会长王昶介绍,要想发扬祁红的国际影响力,不仅要做好祁红品质,还要对外讲好祁红故事。祁红文化的国际传播之路,离不开政府部门对茶文化展示交流平台的搭建,茶企对茶产品的推陈出新、对茶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及新闻媒体对祁红文化的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报道。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做大做响祁红品牌。
“去年11月29日,祁门红茶制作技艺项目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祁门县将继续夯实祁红产业基础,延伸祁红产业链条,为祁红文化强载体、拓窗口。
茶旅互融
初春时节,久雨初晴的祁门县历口镇环砂村云海磅礴,峰林间云雾翻腾,风景如画。走进村内历口茶园,目光所及处处皆景,茶农们此时正热火朝天地为茶树扦插黄板,忙碌的身影犹如律动的音符,奏响了春天的乐章。
近年来,环砂村依托祁红产业、自然山水和绿色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一批以祁红文化为核心茶旅项目、新兴业态落地生根、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茶旅融合的道路,既为了更深层次地保护传承祁红文化,也为了让所有村民受益。”环砂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春茶采摘季,到村子观光摄影、体验茶园生活、购买优质茶叶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村民做起了农家乐和民宿生意,将观光、采摘、制作、购买茶叶融入其中,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也成为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环砂村是祁门县茶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在祁门县牯牛降景区,茶旅融合让这个“养在深山人未识”的旅游景区迎来“蝶变”。
“大家上午可以尽情游览景区,感受祁门牯牛降的伟岸雄奇;下午则可以到祁红庄园体验祁门红茶文化,亲手制茶、品味祁红悠香……”祁门牯牛降景区负责人杨红兵耐心地为游客介绍着景区的特色和玩法。
杨红兵介绍,多年来,景区深挖祁红文化内涵,创新祁红文化产品,通过定期举行七碗茶会,邀请游客静心体验茶道、观赏茶艺、科学饮茶,感悟祁红真谛;通过利用徽州雕版制作技艺,让游客将祁红制作工艺流程拓印下来,并作为旅游纪念品带回家珍藏,不仅拓展了祁红文化传播方式,还提升了旅游营收,实现景区从追求量多到追求质优的转型。
如今,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为祁门旅游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也带火了桃源、历溪、环砂等古村落的旅游发展,一幅幅茶旅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祁门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