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园林艺术的瑰宝:瞻园山石赏析

10-27

园林艺术的瑰宝:瞻园山石赏析

瞻园,位于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区,曾经是朱元璋的吴王府,徐达的官邸花园,有着“江南四大名园”之称的古典园林。

瞻园,西至中华路,东至教敷营,北至教敷巷,南至瞻园路,占地面积约26000平方米。

自中华路与瞻园路交汇处,沿瞻园路向东行走约120米,便可到达瞻园的南门。

瞻园,以山石取胜,山石是全园的主景和骨干,其布局之奇巧,引人入胜。

“雪浪石”,位于瞻园东北角的东门处。

“雪浪石”旁竖立有说明牌,其内容为,“雪浪石,石上‘雪浪石’三字相传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手书。这块石头古朴典雅、耐人寻味。整体造型宛如团团击在石头山的浪花,又似在阳光下渐渐融化的雪团。”

湖石像一团“击在石头上的浪花”,又像“在阳光下渐渐融化的雪团”,湖石的正面有无数大小不同的涡洞,背面则是条条形同雪浪的斜纹,每一面都各不相同,在光线照射下有着各种虚实变化,令人回味无穷。

正面上方中间的位置,以三角形分布刻有“雪浪石”三字,字体苍劲古拙,虽有漫漶,但仍可辨识。正面中间左侧的位置,刻有题款文字,“东坡居士书”。

苏轼(1037年至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人,宋代文学家。1093年任定州刺史,得一白一黑两方雪浪石,在众春园建雪浪斋,并写《雪浪石》诗一首。诗中云,“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千峰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揭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心存。”苏轼离开定州之后,雪浪石便下落不明,成为谜案。

关于苏轼的雪浪石失落之后,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在明代万历48年(1620年),真定(现正定)令郭衢阶于土中发现苏轼盛放雪浪石的盆;清代顺治4年(1647年)定州知州唐祥兴发现黑色白脉雪浪石;康熙41年(1702年)定州知州韩逢庥将郭衢阶发现的盆和唐祥兴发现的石置于众春园,建后雪浪斋;道光27年(1847年)定州知州宝琳重修众春园和雪浪斋。其二是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张云叟任定州令,雪浪石在雪浪亭,后来雪浪石由其后裔收藏;1909年,端方任直隶总督时,得知张家有雪浪石,花费重金购入。后转入厦门林府中,上世纪三十年代,石落入镇江于小东之手,之后归金山寺。

瞻园的“雪浪石”,为太湖石,高100厘米,宽140厘米,厚80厘米,座高80厘米。此石之造型奇特,线条圆润柔美,石表脉络纵横,重叠交错。在一些记载太湖石的书籍中,被称之为“东坡遗石”。

王贵生先生考证,“南京、镇江的雪浪石都可能来自定州众春园,非常珍贵。……,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雪浪石在夫子庙出现,五十年代落户瞻园……(据瞻园李迅亚先生口述)。”(摘自2003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王贵生著《名胜古石》)

韩振书考证,“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南京夫子庙被发现。当时夫子庙有位清山道人,武功高强,举手劈石,因石上有字,手下留情。1959年,此石落户瞻园。石上有三角形分布的‘雪浪石’三字,左下方有‘东坡居士书’。它的史迹可能与金山寺雪浪石相同。”(摘自2010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韩振书编《曲阳问匠》)

雪浪石,系变质岩,质黑而带白脉,脉纹如雪浪飞涌,苏东坡定为“雪浪石”。

宋代杜绾著《云林石谱》中云,“中山府土中出石,灰黑,燥而无声,温然成质。其纹多白脉笼络,如麻丝旋绕委曲之势。东坡常往山中,采一石,置于燕处,目之为雪浪石。”明代林有麟著《素园石谱》中有自南唐以来见诸史籍图谱之名石奇峰102种,其中录有苏轼所藏“雪浪石”等,其中云,“雪浪斋有一石,如蜀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盘以盛之。”

苏东坡有《雪浪斋铭》,其中云,“余于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脉如蜀孙位孙知微所画石间奔流,尽水之变。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曰雪浪斋云。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异哉駮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定州“前后雪浪石”,宋代元祐8年(1093年)苏东坡任定州刺史时,采得一块奇石,其纹理黑质白脉,纹如浪涌,恰似一幅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

镇江金山寺有“大、小雪浪石”。其中,“大雪浪石”,宽92厘米,高60厘米,厚22厘米,为金山寺镇山之宝之一,呈屏风状,表面沟壑纵横,凹凸起伏,颇具画意。背部书有篆体提笔:“似雪非雪,不浪而浪。自然成文,水上风过。竖而能方,小可论大。苏髯米颠,或揖或拜”。“小雪浪石”,高66厘米,厚32厘米。此石为金山寺佛印山房四宝室藏宝之一。石色灰黑,皱褶丰富,似浪花涌雪。背部及两侧题刻累累,分别镌有“雪浪”及苏东坡雪浪石诗。“欣滕大夫识”、“嘉庆己卯彦章自铭”、“启明记”、“郭尚先铭”等字样。

“雪浪石”放置在高约80厘米的汉白玉大石座上,四周绿意盎然。雪浪石的下方有一个近似于桃型的通透的石洞,透过这个洞向前望去,景观十分别致,层层递进,可以看见前面的庭院、园门、绿树以及游人……

佛掌峰,位于瞻园北部的稊生亭旁。

佛掌峰旁有一块镌刻有文字的石块,上面有关于“佛掌峰”的文字说明,其内容为,“佛掌峰,该峰于2007年采自太湖边,形似佛掌,恰合‘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意境。”

佛掌峰,为一整块巨大的太湖石构成,因整块太湖石形似佛掌而得名。

明代文震亨撰《长物志》中云,“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领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佛掌峰正是体现出这种“小中见大”的匠心,“一座假山的立峰,像高千寻的太华山一样有气势,一个小小的池沼,像阔万里的大江湖一样有蕴涵”,咫尺之间,却有着千里万里之势。

有人说,“佛掌峰”是名副其实的“如来佛掌”,在其中能看出“佛掌”中还有“猴头”,真所谓“孙悟空难逃如来佛掌”。其实,倘若是这般想象,或许能够从“掌”中看出好几个“猴头”来……

倚云峰,位于瞻园南部花篮厅东南角的桂花苑,和仙人峰齐名。

倚云峰的旁边,有一块关于倚云峰的说明牌,其内容为,“倚云峰,该峰高3.41米,据传系北宋花石纲遗物,因其形似白云相互偎倚,故名。”

倚云峰是一块突兀灵秀的太湖石,高大耸立却不失瘦劲,甚而略有婀娜之意。湖石漏透易,高大则难,一则发现不易,二则挖掘或出水及运输更不易,特置于小院之中,独供此峰,可谓其珍贵。

倚云峰的峰石上刻有“倚云峰”三字,字体孱弱,字口浅薄,毫无包浆,明显为新刻。峰石的底部另一深色湖石横卧于地,其上有“倚云峰”三个篆体字,卧石与立峰的色泽相去甚远,且立峰立地处与卧石并无关联。

所谓“花石纲”,是指宋徽宗时期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北宋时期,宋徽宗喜爱奇异的花木和石头,派专差在民间搜寻各类奇珍,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称之为“花石纲”。

倚云峰为太湖石,高350厘米,宽135厘米,厚120厘米,宋代。倚云峰酷似仙女抱婴斜依在云彩上,有婀娜娇妍之态,其形态秀美,线条圆润柔美。此石于1959年大修瞻园,挖掘一人深的坑时被发现的。

据说,倚云峰周身还留有一些枪弹的凹陷痕迹。上世纪三十年代,瞻园为国民政府内政部、宪兵司令部以及“特务工作总部”等机构占据,那些凹陷痕迹是被当作枪靶进行实弹练习所留下的痕迹。只是对于满是孔洞的湖石来说,那些“凹陷痕迹”似乎也很难找到。

清代康熙年间袁江所绘《瞻园图》中,即有此峰。

仙人峰,位于瞻园南部的海棠苑中。在仙人峰一侧的地面上,有相关的说明牌,其内容为,“该峰高2.7米,据传系北宋花石纲遗物,因其形态宛如婀娜多姿的仙女含羞而立,故名。”

仙人峰,姿态奇巧,婀娜多姿,峻峭挺拔,空灵隽秀,具有“瘦皱漏透秀”的特征,两侧看似仙人独立,头部略前倾。明代万历年间,魏国公徐达第九世孙、嗣国公徐维志在瞻园大兴土木,引流为沼,挖池叠山,建堂造亭,此峰便是那时候落户瞻园的。

仙人峰,高270厘米,宽140厘米,厚130厘米,形同人立,奇峭伟岸,石表多涡洞,石表中部刻有篆书“仙人峰”字样,刻工遒劲。

招鹤峰,位于瞻园南部的玉兰院,依墙而立,面对“籁爽风清堂”。招鹤峰一旁地面上的有说明牌,其内容为,“该峰高逾3米,相传为明初徐达别业旧物,1989年栝园旧址拆迁时移入,方成‘危峰招鹤’之佳景。”

招鹤峰,明代早期太湖石,峰高361厘米,宽110厘米,厚85厘米,重数吨,石峰壁立,体态古拙,意境古朴。古人有诗云:“每看孤云招野鹤,频携樽酒对名花”,“危峰拔地亭招鹤,老树拿空干化虬”,古朴灵秀的招鹤峰耸立在静谧的庭院中,构成“危峰招鹤”之佳景。

招鹤峰的石表较平整,不起皱襞,竖向纹络比较清晰,石正面左上方有一较大的天然空洞,使石顿具灵气,正面下方凿有海水卷浪纹(一曰如意纹),背面不施斧斫,保留太湖石原貌。又因其形同如意,也称为“如意峰”。

相传此峰原在附近四福巷中的栝园,为明代魏国公徐达东园遗物,清代道光年间,辗转为栝园主人周亮工所得。1989年,四福巷栝园旧址一带拆迁,由土中挖出,后被移置瞻园内。康熙《江宁县志》等典籍中记载,“栝园在大功坊东巷内,本魏公东园,后归周亮工。堂前老栝两株,赵宦光题额,左峙一巨峰,沈周、吴宽、钱福皆有镌题。”

招鹤峰上方右侧处镌刻的文字,据说是明代沈周(1427年至1509年,书画家)、吴宽(1435年至1504年,书法家)、钱福(1461年至1504年,明代状元)等人的题诗,只是文字不甚完整。石峰中部和下部都刻有文字,字迹依稀可辨,中部的文字大部分可以辨认,且题款人文字依然可辨,下部的文字则已无法辨认。

千壑岩,位于瞻园的中北部。岩石旁地面上有说明牌,其内容为,“该岩乃2008年瞻园扩园前新觅得的整块太湖石,以缝隙、洞孔如沟壑纵横交错而得名。”

瞻园中的特色之一便是在于缀石叠山,2008年瞻园扩园,延续了这一特色,千壑岩则是在此期间寻得的。

群玉峰,位于北假山之南,静妙堂之北,广庭阔地之中,倚青桐树旁一湖石立峰,娟秀玲珑,古朴俊雅,挺拔峭立,和青桐树自成一画境。

峰石的上部镌刻有“群玉峰”三字,隶书,今已漫漶,但仍能依稀辨认,字体秀弱。另在峰石靠近青桐树一侧,又有“群玉峰”古篆体三字题刻。

玲玉峰,位于静妙堂西北侧的花坛中。

玲玉峰,为白色石灰质湖石,原石损毁,仅存局部,但峰形宛在,洞穴依然。石为残件,顶部和下部用其他山石修补,且拼接痕迹可见,接痕处经风化已与原石融为一体。若以残存之石设想原石之形,当以浑朴见长,不以洞穴为巧。

玲玉峰石上镌刻有“玲玉峰”三字。

玲玉峰旁另立有一石,石身上面有“鳳味”二字,隶书,署名“冯翼”题写,字体清雅。左侧依稀还可见文字痕迹,但难以辨认,有人说此处为“孙啓椿刻”字样。

三友石,位于瞻园西部的岁寒亭旁。

瞻园的西山为石包土法叠山,山上有“岁寒亭”,亭旁立一古石,竹石掩映,景色幽静。三友石的体量不大,疑为地壳变化之留存,石理曲折不似湖石那般以孔洞胜,而以奇古为优。

石上面镌刻有“三友石”三字,篆体,“三友”一词可以理解为孔子所云,“友直、友谅、友多闻”,或理解为石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既立于岁寒亭旁,或为“岁寒三友”之意。

“素心斋”庭石,位于瞻园东北部素心斋前的庭院内。

此石立于庭院内,南面为大面,肌理皱褶,通透秀美,古意盎然;北面为背面,刀斧之迹,修治之痕,虽历经沧桑,仍清晰可见。峰形或由修形而来,石身虽无字款,但仍古韵盎然。峰石旁植有桂花树,桂花飘香时节,花落石身,别有景致。

飞龙峰,位于瞻园南部“籁爽风清堂”的庭院内。

飞龙峰,传为明代徐九公子南园旧物,太平天国时期信王洪仁发府中一景。1998年,义兴巷信王府拆迁时被整体搬迁至瞻园。这组假山气势俊俏挺拔,山腹中空曲折,山巅双峰两两相对,宛若苍龙,腾空跃起,有“二龙戏水”之说。

吉祥峰和如意峰,位于瞻园东南部仪门前的院落内。

“吉祥”、“如意”两峰,与银杏、桂花、芭蕉、淡竹等配植,组成以粉墙为背景的优美画卷。西侧的“吉祥峰”,主体高3.75米,由两块造型如羊和象的山石组成,寓意吉祥,且外形既如“吉”字,又如昂首唱晓的雄鸡,“鸡”、“吉”同音,以湖石造型命名且音同形似,意趣妙哉。东侧的“如意峰”,主体高3.28米,因外型酷似古吉祥器物如意而命名。

吉祥峰和如意峰均为2004年落成,用太湖石将近35吨。两峰石玲珑剔透,姿态奇巧,既峻峭挺拔又婀娜多姿,既相互映衬又相映成辉,极具“瘦皱漏透”的特点。峰石后墙壁上的“吉祥”、“如意”文字为易家胜书写。

兰台石,位于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一侧的院落中,绿树环抱,湖石矗立其中。石身的一侧,镌刻有篆体的“蘭臺”二字,为易家胜书写。

“兰台”景点于2004年12月落成,占地面积40平方米,用太湖石25吨,主峰高2.80米,由错落有致的峰石,幽雅清香的兰草,蜿蜒曲折的小径组成,伫立庭内,可闻幽香兰花,可观峭拔峰石,意境深邃,回味无穷。

北假山,位于瞻园北部。

北假山,面积1100平方米,由太湖石堆叠而成,临水石壁下有贴近水面的平桥,山中有纵深的山谷,谷上架旱桥,桥长1.4米,宽1.18米,还有低而平的石矶两层,使石矶与石壁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显石壁挺拔高耸,石矶生动自然。有高出水面约9米的石屏置干平台之上,站在静妙堂的广场前,看北假山,可见其轮廓起伏明显,气势磅礴。

北假山有五石,分别为“娲石”、“水镜”、“指月峰”、“拜石”和“友松”。

北假山的西侧,近水边的一湖石上镌刻有“娲石”二字,篆体。古人多以典名石,此意乃指此石为女娲炼石补天所遗之石?

北假山的坡脚近水之处,矶石上有“水镜石”,形似铜盘,石上镌刻有“水镜”二字,隶书,石古拙随形,色泽灰且偏白,石面上有自然形成的蓄水凹槽,聚满雨水时,犹如水镜,石名或据“蓄水成镜”而名。

北假山的东侧,有一组小型湖石,为旧湖石组合成群,其中一块上镌刻有“拜石”二字,隶书,字体清秀,填字绿色已斑驳。

北假山的中部东侧,有一湖石横置,上面镌刻有“友松”二字,隶书,笔力深厚,字未填色。

北假山的中部南侧,立有一座太湖石立峰,玲珑古秀,体量适中。石身左侧下部镌刻有“指月峰”三字,篆体。

北假山的东侧,有一湖石,透过缠绕在湖石上的枝叶,隐约可以可见,石身上镌刻有“倚云”等字。

北假山的山腹中潜藏有盘石、伏虎、三猿等幽谷深洞。山腹中山洞均已经被封堵,只是并不清楚究竟是此洞还是彼洞?

北假山,原为明代遗物,以体态多变的太湖石堆成,尚保留有若干明代“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叠山技法。临水有石壁,下有石径,临石壁有贴近水面的双曲桥。石壁下有两层较大的石矶,有高有低,有凸有凹,中有悬洞,形态自然,雄峙水际,垂藤掩映,古意盎然。山径盘旋迂曲,高低错落;山巅石屏陡削,气势磅礴;山麓湖石矶汀,断续相接。

瞻园北假山的路径营造手法十分精妙,《金陵待徵录》中提及北假山路径具有“垂云诸洞,盘纡曲邃,足增幽况”之感。山内路径类型多样,且游线错综复杂,假山的东西向和南北向长度均为25米。北假山路径起始范围从北假山西南角与西假山接壤的一处甬道交叉口开始,北至薇亭,东至观鱼亭旁的临水石桥处结束,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假山路径形式主要有蹬道、盘道、洞道、谷道、石梁、水桥、山下平台、临水驳岸以及甬道等九种。有专业人士研究,假山路径实际总长度为246米,路径转折总次数92次,路径分叉总次数22次,转折次数的比值为2.7米/次,也就是说北假山路径平均每隔2至3米便会出现一次明显转折,从而达到“步移景异”的游赏效果。

北假山,游人行于其上,向上仰视,顿觉石壁耸峭,悬崖险峻;而低头俯视,峭壁之倒影又反衬水池之深,真可谓“山重山,水重水,佳山妙水层出不穷”。

据说北假山有“普生泉”,位于北假山曲桥西北角,为南宋淳熙丙午(1186年)挖掘,此泉未被收入明代盛时泰所撰《金陵泉品》中。《新京备乘》中记载,“普生泉,泉在瞻园(徐中山园)内。清光绪戊午夏,旱盛,秦淮断流,而此井不涸。盛仲交《金陵泉品》未收,岂亦栖霞寺品外泉之例与!”普生泉乃为瞻园池水之源,幽泉曲桥,崖壁雄峙。袁枚曾有《普生泉》一诗,“鑿泉人既遥,濬泉人復逝。澄澄水不波,零落淳熙字(其井久闭,陶悔濬轩方伯而出之)。”

南假山,位于瞻园南部的静妙堂前。

南假山,面积900平方米,用1000多吨太湖石经筛选后,按纹理走向拼成斜列状;石缝成竖向相叠以水泥砂浆胶合堆砌而成。为承受硕大无比的山体重压,底部打下梅花桩,桩中缝隙用石块挤紧,使之既经得起游人的攀登,又经得起暴风骤雨的冲刷;山有两重层次,分别以石包土,土包石的方法相互交替使用。

南假山轮廓上采取矮山伴高山错落有致的方式。叠成绝壁、主峰、危崖、洞龛、钟乳石、山谷、配峰、次峰、步石、石径,使南假山呈现群峰跌宕、层次分明、自然幽深的壮丽景观。

南假山临池壁立,壁高7米,主峰高9米,由溶洞、钟乳石、蹬道、石矶、危崖、步石和瀑布等组成,假山北面峭壁下有水池,面积255平方米。峭壁内凹,峰峦峻拔,涧谷幽深,钟乳倒悬,颇具溶洞景色,三叠瀑布自山顶直泻碧池。经池中步石可入山洞,曲折迂回,由山后而出。山上树木苍翠,红枫横斜,藤蔓披拂,秀丽多姿。瀑布自山巅飞泻而下,闪珠溅玉,与奇石、池水、花木交辉相应,宛如仙境。

西假山,位于瞻园的西部,面积1050平方米,可从北假山经8.87米长三曲桥登岸。西假山从北逶迤向南,横贯瞻园西边缘,抵达南假山的西侧。

西假山以土为主体,临池一侧用太湖石驳岸,山峦冈阜高下蜿蜒,两亭翼然,点缀其间。山下曲溪漫流,岩石横陈,丛竹叠翠,别有一番山林野趣。

明代王世贞著《游金陵诸园记》之“魏公西圃”中云,“魏国第中西圃,盖出中门之外,西穿二门,复得南向一门而入,有堂翼然,又复为堂,堂后复为门,而圃见。右折而上,逶迤曲折,叠磴危峦,古木奇卉,使人足无余力,而目恒有余观。当赐第初,皆织室马厩,日久不治,悉为瓦砾场。太保公除去之,征石于洞庭、武康、玉山,征材于蜀,征卉木于吴会,而后有此观。后一堂,极宏丽,前叠石为山,高可以俯群岭。顶有亭,尤丽,所植梅、桃、海棠之类甚多,闻春时烂漫,若百丈宫锦幄也。”其中所云“洞庭”即指太湖洞庭山,产太湖石。

清代《金陵待徵录》中记载,“瞻园以石胜,最高峰极峭拔。友松、倚云、长生、凌云、仙人、卷石亦名称其实。石之下邃谷、集祥、伏虎、仙姑、三猿、明通、垂云诸洞,盘纡曲邃,足增幽况。”

清代黄建笎撰《瞻园记》中记载,“瞻园为高宗纯皇帝南巡时,赐藩属以名斋也。考园本前明中山王故邸,相传以石胜,有友松、倚云、仙人诸峰,盘石、伏虎、三猿诸洞,玲珑峭拔,曲邃盘纡。惜毁于兵燹。”

陈诒绂撰《钟南淮北区域志》中记载,“……府第内有瞻园,园以石胜。最高峰极峭拔,其余石坡、梅花坞、平台、抱石轩、老树斋、翼然亭、竹深处诸胜皆名实相称。”

瞻园是以山为主、以水为辅的山水园,瞻园的主景与骨干由三座各具风姿的假山组成,北假山陡峭雄峙,西假山蜿蜒如龙,南假山巍峨雄浑,正如白居易所云,“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覙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尔得之”。

据说瞻园的这些山石之中也有着风水布局,北假山为真正的靠山,是玄武象;湖西侧山体之上的西假山,是白虎象;湖东侧有一碑亭,与观鱼亭一道,是青龙象;湖向南连一小湖沿河建有水榭,水的对岸是南假山,属朱雀象。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灵”风水格局。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瞻园以石而胜,园中的楼台亭阁、绿树花木之间,还有一些湖石点缀其中,山水相映,雅然成趣。

恶魔蟹公母

铜香炉和瓷香炉在风水学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