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秋风送爽。街头巷尾,屋前屋后,空气中充斥着桂花馥郁的芳香,我知道该是做桂花茶的时候了。
最初听到桂花可以和茶搭配一起泡饮,是在我二十岁的时候。一日,父亲去北木山的朋友家作客,朋友的母亲刘阿婆,用自制的秋露白桂花茶招待他。父亲品尝后,赞口不绝。秋露白茶是暑热退时,凉秋到来时,茶树上的嫩芽,我们通常做成的绿茶,它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深受饮茶者的喜欢。甘醇的秋露白,有桂花的芳香点缀,加以溪涧里的山泉冲饮,这是绝妙的佳饮。听了父亲的描述,我萌生了做桂花茶的想法。
秋露白每年家里都会采摘炒制,桂花树好多人家都有。只要了解制作工艺,应该可以试试。没过多久,刘阿婆担米上山从我家门前经过。我连忙向她讨教桂花茶的炒制方法。
刘阿婆说,做桂花茶并不复杂,它不像茉莉花茶需要一个窨制的过程。桂花花型小而单薄,只要把干燥的茶叶炒热,将桂花均匀覆于上面,微烫的茶叶很快吸收了桂花的香气,再翻炒几下迅速出锅,然后摊凉散热就行了。我谢过刘阿婆,并记下了她的话。
第二年秋露白采摘后不久,大叔和小叔家的屋背种植的两棵丹桂,米粒般大小的桂花簇拥着,密密麻麻地挤在了枝叶间,含苞欲放。待到桂花饱满开到香气最浓时,我起了个大早,摇下桂花树上的露水,然后在竹篮里铺上一张报纸,篮柄套在左胳膊上,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花柄,把桂花轻拽下来。手指尽量不触碰花瓣,采伤的桂花容易变色,会少了香气。
采好的桂花去掉花梗,筛掉杂质,放阴凉处晾干备用。然后取出一斤左右的秋露白茶按刘阿婆所说的如法泡制,可入锅时香浓的桂花,到出锅时香气却若有若无。我叫来父亲泡饮,父亲摇头说,桂花味没出来。难道桂花放少了?我琢磨着,父亲举着茶杯看出端倪。他说桂花怎么成了黑褐色,刘阿婆做的桂花茶,桂花是微黄色。我琢磨着是温度太高把桂花烤焦了,所以失了香味。
第二次,我把茶叶炒到微烫,灶里就停了火。然后把桂花洒在中间,再用锅边的茶叶覆在桂花上,让温热的茶叶吸收桂花的香气。待上三分钟轻轻拔弄,见桂花已微微变色,连忙翻炒几下出锅。父亲一看颜色点了点,泡饮后说就是这个味。我喜笑颜开。就这样,两斤桂花茶在尝试中完成了。
好东西要留到过年大家一起分享才快乐,我把一包桂花茶锁进了衣箱。新年我开箱给客人们斟上桂花茶,大家一喝都皱眉,怎么有樟脑丸的味?我狐疑地端茶至鼻尖,果真如此,我拍了拍脑袋,竟然把茶叶容易串味这特性给忘了,白白糟蹋这包好茶。吃一堑长一智吧。
桂花如期开放,我在做桂花茶的过程中摸索经验。桂花不耐高温,超过八十度就会焦黑,失去它特有的香味。因此茶叶的温度最好控制在五十到六十度之间。还有是茶叶和桂花之间的比例,一斤茶叶配二两桂花。这样的搭配,桂花不会喧宾夺主,既保留了秋露白的甘醇,又不失桂花的香甜味。每呷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后来我们村的茶厂为了提高茶的品质,聘请了杭州师傅做龙井茶。我在学习做龙井茶中产生了一个想法,桂花和龙井茶搭配会是什么样的味道?我把密封好的龙井茶贮入冰箱,待桂花开时加以炒制。尝试效果不理想,桂花的香味直接冲淡了龙井茶特有的豆香;那么就再试试红茶,我把桂花放入自制的红茶,红茶那似果又似蜜的复合型香味,盖过了桂花的香味,两种茶都不适合。看来只有秋露白和桂花才是黄金搭档。因为它们都是来自秋天的味道。
我喜欢桂花散出发的香甜味,这种喜滋滋甜蜜的幸福味道。虽然茶厂由于效益原因,秋天不再炒制茶。但我每到这个节气,我总会采摘自己炒制秋露白,做成两斤左右的桂花茶。让这种幸福的味道在岁月里绵长。
#「闪光时刻」主题征集活动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