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一切都保留着主人离开那一天的景象。桌椅箱柜俱是八九十年代的样式。书桌上竟留着1988年写的笔记,我仿佛看见主人寒窗苦读的样子。在那个年代许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努力学习英文,远渡重洋,背井离乡,虽然坐在书桌前足不出户,但心却早已飞向了远方,向往着未知的彼岸。
桌上的读书文摘笔记清晰可见,写着日期:1988年元月19日,下面还有张明信片,写着新年快乐,350001是福州的邮编,以前几乎人人都能记住自己家的邮编。
笔记内容是“高中物理十九讲”。1988年,全国高中生总共只有200多万人,大学生只有50多万,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生都不止1000万,那个年代能读高中就算精英了。三四十年前,读中专是包分配的,不少人因为考不上中专,被迫选择念高中。
桌面上的软膏,好像到现在还有卖。
下面这张笔记写着“lesson four”,上面是英语课的笔记,细看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单词,放到现在,估计就是小学英语的词汇。
在80、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一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仿佛每天都有无数新奇事物。
那个年代,四大天王、周润发、王祖贤、张国荣、邓丽君是真正的顶流明星,年轻一代心中的偶像。春晚通过直播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期待的节目。
人们开始从黑白电视机过渡到彩色电视机,并逐渐普及大屏幕彩电。电视机在当时是富有象征性的物品,拥有它意味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那时候普通家庭居住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很多家庭都是住着筒子楼,这个房子的条件在当时算是豪宅了。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许多中国人选择下海经商,成为个体户。从义乌的小商贩到北京的第一家个体饭馆,个体户的数量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达到了顶峰。胆子大的人更是迅速积累了财富。
绿白相间的“卫生墙”,是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装修风格。
普通人最大的愿望之一是拥有一台电视机或一辆自行车,霹雳舞火遍全国
简洁实用的家具,是人们的首选。
桌上还有一本英国小说《一夜新娘》,1987年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作者是安妮.汉姆森。
那个时候国门逐渐打开,年轻人怀着各种梦想和心愿纷纷踏上了出国之旅。特别是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颁布,以法律形式明确了申请出国是中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标志着中国的移民程序开始同国际接轨,开启了出国潮。在福建,出国风气更是流行。
这些家居有点欧式混合中式
为什么八九十年代出国的人,不少都把老家房子荒废了?
第一,那时候房子没现在这么值钱,房地产市场没有起来也不好变现。第二,几十年前国际话费一分钟十几元,大概率国外的人和国内早就断联了。我有个亲戚九几年去的美国,刚开始还和国内有联系,后面直接断联了,连他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有本妇产科的书,房主或许是个医生。
不少友友说这里东西太新了,那个年代怎么会有?其实,很多东西那时候就有了,只是少部分人家才有。就比如,1929年,美国那边汽车普及率就达到90%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辆小汽车了。风水流转,当初的人们有几个会想到现在的世界会如此不同,一切都变了,只剩老房子停在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