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欧阳修笔下的春茶魅力,品味饮茶新境界

04-05

欧阳修笔下的春茶魅力,品味饮茶新境界



尝新茶呈圣俞

[宋]欧阳修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

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

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窳。

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

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

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

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

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可怜俗夫把金锭,猛火炙背如虾蟆。

由来真物有真赏,坐逢诗老频咨嗟。

须臾共起索酒饮,何异奏雅终淫哇。



《全宋诗》中,收欧阳修诗二十二卷,其中涉茶之诗十九首,其中《尝新茶呈圣俞》一诗,既体现出欧阳修的文学风格,也具有茶学价值,爱茶人不妨仔细研读。



饮茶贵新,是唐宋文人的共识。歌咏新茶,是古代茶诗常见的题材。例如唐代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姚合《乞新茶》等诗,题目里即有“新茶”二字。至于涉及新茶的诗文,就更是不胜枚举了。老题目最难写出新意,一不留神就掉入了前人的窠臼中,但不得不说,欧阳修这首《尝新茶呈圣俞》却做到了推陈出新,是一首佳作。

这首茶诗的精彩之处,我们稍后再仔细拆解。这里先要解释一下,与欧阳修共论新茶的“圣俞”,究竟是何许人也。圣俞,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表字。欧阳修与梅尧臣年龄相差不大,二人自青年时相识,终其一生都保持着亲密的友谊。

欧阳修

梅尧臣

起初,二人都在西京洛阳担任小官,从而得以相识相交。随后,欧阳修的官职越做越大,而梅尧臣的仕途却十分坎坷。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梅尧臣因病去世时,仅仅是个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修却已经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级别了。当欧阳修到梅家租住的小巷送葬时,梅家的邻居看到欧阳修的高车大马,不由得瞠目结舌。芝麻小官去世,当朝宰相送行,真是咄咄怪事。

其实查一下他们各人的文集,就可以发现二人之间的赠答诗多得不得了,特别是欧阳修,对梅尧臣的诗总是赞不绝口,常常流露出钦慕之情。他在《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一诗中,称赞梅尧臣的诗“初如食橄榄,其味久愈在”。欧阳修与梅尧臣,在政治地位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仍能够倾心相交,他们的友谊成为千古美谈。

[明]唐寅《醉翁亭雅集图》(局部)
这首《尝新茶呈圣俞》,写作于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三月。这一年欧阳修五十二岁,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主修《唐书》。这一年的春天,福州知州寄赠北苑新茶,欧阳修品茶后诗兴颇佳,于是写下这首《尝新茶呈圣俞》,与好朋友梅尧臣分享自己饮茶的心得。

有趣的是,欧阳修写下此诗后,梅尧臣写下一篇《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以示呼应。欧阳修随后又作《次韵再作》,梅再作《次韵和再拜》。一份新茶,引得两位诗人几番唱和,也算是一件茶史趣闻。诸君若有兴趣,可将这四首诗找来对比阅读。

此处篇幅有限,我们便赏析欧阳修这首《尝新茶呈圣俞》,算是窥一斑而见全豹了。



第一部分,“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讲的是茶叶的审美。

现如今,中国茶可分为六大茶类。但在唐宋之时,人们能品饮的只有绿茶。不管是蒸青绿茶,还是炒青绿茶,都以滋味鲜爽为佳。为了防止陈化带来的劣变,人们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新茶从产区运往销区。茶区建安,属于今天的福建省。都城汴京(今开封),属于如今的河南省。两地相隔数千里,京城爱茶人却能在农历三月就饮到当年的新茶。此茶的珍贵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春茶带给人们的享受,一半在嘴里,一半在心里。人无我有,幸福感油然而生。其实不光是饮茶,连买车都一样。我听开4S店的朋友介绍,有一些新款车上市,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其实只要等几个月,货源就会充足起来。但有人就愿意多出一笔名为提车费的钱,为的是能率先开上这款新车。这不正是欧阳修所说的“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吗?

宋代人想率先喝上新茶,那一定要在运输上下功夫。六百里加急也好,八百里加急也罢,反正“快递费”相当可观就是了。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哪怕三千里的距离,也完全可以一天到达。所以现如今,绿茶拼的不是运输技术,而是上市时间。有些早春绿茶,甚至在正月十五前后就能上市,号称元宵茶。

承蒙茶区朋友的惦念,我也在正月里收到了不少早春绿茶。您可能想问,品质怎么样呢?坦白讲,卖相尚佳,香气与滋味却都差点意思。早春绿茶,是可以锦上添花的产品,对于茶农增收肯定会有帮助;但制茶人发力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清明至谷雨间。咱们这些爱茶人,不必追求“人无我有”的优越感,而应该去享受“人有我精”的幸福感才对。

第二部分,“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是讲茶区的喊山习俗。

这里的四句话,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北苑皇家茶场早春“喊山”采茶的壮丽图景。按照宋人庞元英《文昌杂录》中的记载,福建建安御茶场,二月开山采茶造茶,都要举行隆重的“喊山”仪式。喊山往往选择惊蛰鸣雷时节,官员们登台喊山,祭祀茶神。祭典过后,红烛高烧,鞭炮齐鸣,台下茶农鸣金擂鼓,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一时千人高呼,声震山谷,场面极为壮观。

“蛰雷”,指的就是惊蛰时的春雷。“龙蛇”,代指山中的动物。古人认为,蛰伏于地下的昆虫是因听到春雷的响声受到惊动,苏醒以后出土活动,惊蛰节气的名字由此而来。现如今武夷山在惊蛰日仍举办喊山仪式,参考的大致是《文昌杂录》中的流程,旨在于催促茶树萌芽。

第三部分,“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是对茶的灵性的赞美。

万木寒痴,唯茶萌芽,欧阳修盛赞茶为得天地英华之灵物。其实,唐代诗人韦应物《喜园中茶生》中就有“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园”两句,唐代诗僧齐己《咏茶十二韵》也有“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两句。在唐宋文人心中,茶的品性大致可用一个“灵”字概括。

南宋张训礼绘《春山渔艇图》


第四部分,“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窳。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讲的是新茶的珍贵。

“终朝采摘不盈掬”一句,显然是从《诗经》“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中化出,讲的是新茶的珍贵。其实宋人赵汝砺《北苑别录》中,也有关于采茶的记载,只是细节不尽相同。按赵氏的说法,北苑采茶极为讲究,要在天蒙蒙亮时进行,绝不可用见日之芽。每天五更过后,采茶工匠云集在凤凰门,监督采茶的官员按人头发放腰牌,随后众人才可进山采茶。到了辰时,就锣鼓齐鸣,采茶工闻声而归。官员以此来规定采茶时间,从而保证茶青质量。采茶还要限时,也就难怪“不盈掬”了。

“通犀”,即通天犀。“銙”,是古代附于腰带上的扣板,有四方、椭圆等形状。建州所做之紧压茶,就有类似銙的造型,分为“贡新銙”“试新銙”等名目。这里以“通犀銙”比喻茶饼之精美。如前文所述,北苑贡茶始造于惊蛰,所以谷雨后采制的茶,数量一多,自然也就不珍贵了。

胡人吹笛纹方銙,西安博物院藏


第五部分,“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讲的是新茶的品饮。

建安太守,待新茶制成便赶紧送来,由于路上快马加鞭,以至于茶叶新香嫩色,完全不似远从千里而来。

面对友人“急寄”的好茶,欧阳修自然不可辜负。汲甘泉,备洁器,外加要选个好天气。至于茶会人员的名单,诗人也要反复斟酌,不投缘的人一律不请。欧阳修“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十四个字,完全可以作为今人的品茶要诀。

明代文徵明绘《茶事图》(局部)


第六部分,“可怜俗夫把金锭,猛火炙背如虾蟆。由来真物有真赏,坐逢诗老频咨嗟。须臾共起索酒饮,何异奏雅终淫哇”,讲的是品茶的真谛。

“金锭”,句下原注一作“挺”,一作“铤”,有人认为,此物代指炙茶所用的茶钤。按蔡襄《茶录》记载,宋人面对经年陈茶,一般要于净器中以沸汤浸渍,刮去一层膏油后再以微火炙烤干燥,然后碾碎以备点茶之用。俗夫用大火将茶饼烤得焦黄,如同蛤蟆背一样。

“诗老”,指的是题目里的梅圣俞。“咨嗟”,可解释为赞叹。“雅奏”,代指高雅之谈。“淫哇”,多指浮靡之声。欧阳修感叹,像好茶这样的真物,只有与梅圣俞这样的挚友一起分享,才算是加以真赏。有的人两杯茶下肚,马上就要吵着喝酒,搅闹得茶桌上不得安生。这就如同本想欣赏一曲雅乐,最终却以浮靡之声收场,实在令人扫兴。

这首《尝新茶呈圣俞》,结构跳跃灵活,笔意摇曳多姿。欧阳修用散文化的诗句,道出了饮茶的真谛与妙诀。一方面,“泉甘器洁天色好”,另一方面,“坐中拣择客亦嘉”,有时候,后者的重要性甚至大于前者。毕竟,和谁一起喝茶,比在哪喝茶、用什么喝茶、喝什么茶都重要。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要我看,茶不投机半盏多。

——选自《茶的精神:宋代茶诗新解》

一本书带你欣赏宋代茶诗、了解宋代茶文化

《茶的精神:宋代茶诗新解》

杨多杰 著
978-7-101-16313-1

69.00元


本书选取三十六首有代表性的宋代茶诗,详尽地讲解了这些茶诗中承载的饮茶智慧,我们既能了解宋代的饮茶方式,如点茶、煎茶、分茶,又能了解到当时的各种名茶,如龙凤茶、蜀茶、建茶、七宝茶、双井茶、蒙顶茶等。本书既是一本欣赏宋代茶诗之书,也是一本了解宋代茶文化之书。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

飞蝇钓法教学视频

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