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古代铜镜:不仅仅是照面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06-14

古代铜镜:不仅仅是照面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文/阿芷

前言

铜镜,古称“鉴”,也作“监”“鑑”,《诗经·大雅·荡》中就记载:“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它是按照一定比例的铜锡合金铸造而成,用于梳妆照面的日用器物,在婚嫁、丧葬、宗教等方面都有运用。

铜镜铸造历史悠久,是我国使用时间超过四千年最古老的照面用具。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制特征与文化特征,时代特征极其鲜明。

古代铜镜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日用器物,还是家居饰物与馈赠礼品,其社会功能丰富,是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

不同历史背景下,铜镜新形制的产生与流行,与社会经济、政治、社会风俗息息相关。

研究历代铜镜的形制变迁,对于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铜镜的社会功能

2.1祭祀礼器

在较早的齐家文化至商周时期,铜镜所承担的作用还仅限于礼仪祭祀,属于礼器范畴。

早期铜器多为圆形,使用直线与斜线等简单几何纹装饰表达抽象或具象的太阳崇拜图案,多为日纹、星纹、芒纹等,象征着太阳与光明并与祖先、帝王崇拜相结合。

同时大部分早期铜镜在出土时数量众多,挂满死者身体,显然不是作为照面用途,而是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宗教用具,是原始社会巫师作法与沟通天地的礼器。

根据民族调查巫师神衣上佩戴的“神镜”甚至多达六、七十面。商周时铜镜成为祭祀礼器,2001年河南温县就出土了一面大型祭祀铜镜。

后来每逢国家大事,古人们也会使用铜镜祭祀神灵祖先,保佑事事顺利。

2.2生活用具

铜镜作为生活用具最基本的功能是照面修饰。古人最先临水照面,后又使用陶鉴盛水映照。在陶鉴的同一阶段发现光洁铜器表面也可以成像,遂发明铜镜。

因为成本与技术的制约铜镜出现但并未普及,大部分古人发展为使用铜鉴盛水照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铜镜才取代铜鉴成为主要映照方式。

《说文解字》中对镜的描述是:“景也。景者,光也。金有光可照物谓之镜”意为经过反射可以照面的金属器物。

2.3辟邪法器

铜镜从古至今一直被认为具有辟邪消灾、驱鬼役神的功能。

早期古人不明白铜镜照面的原理,认为铜镜是“魔镜”具有法力,可以驱邪照妖,是佛教和道教不可或缺的法器。

另外,古代人在占卜吉凶时也会使用铜镜,此类占卜方法在文献中被称为“镜听”。

《古镜记》中就记载一面神奇的古镜可以使人百邪不侵的故事,《西游记》《封神榜》中更是有镜子照出妖怪真身的情节。

同时铜镜还有很多与佛教、道教相关的题材,如王子乔、西王母、四神十二生肖、神仙故事、八卦纹、梵文等等,铭文也有许多宗教相关语句。

由于古人认为铜镜具有驱魔压邪的作用,所以铜镜也常作为随葬品,《汉书・霍光传》就记载了“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的丧葬习俗,以此来保护死者不受邪魔侵扰。

2.4爱情信物

铜镜大多为圆形,圆形既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哲学观“天圆地方”,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圆满的追求与向往。

圆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着圆满,象征着花好月圆、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

因此在古代,铜镜常用作爱情婚姻的信物或嫁妆,如双凤镜、雀绕花枝镜、瑞兽鸾凤葡萄镜等。

诞生了与铜镜相关的传奇爱情故事——破镜重圆。该故事的诞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当时流行的社会风俗文化缩影。

安徽怀宁县就曾在两座墓穴中各清理出半片铜镜,据考察两片铜镜断面吻合,可以拼合成一枚完整铜镜。

2.5馈赠礼品

铜镜工艺精湛,装饰华美,兼具美观与实用价值,自然而然成为王公贵族、亲朋好友之间互相馈赠的礼品。

据《旧唐书》记载“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已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诸侯咸令宴乐”。

千秋节的设立使互相赠镜这一习俗推广至民间,由此开始百姓也开始互赠铜镜,表达祝福。

唐代时扬州境内江都、六合、天长等地铜矿资源丰富,手工业兴盛,形成了以扬州为主的铸镜中心,扬州一举成为上贡铜镜的主要地点。

《新唐书》中“扬州广陵郡(治今扬州市),大都督府……土贡金银、铜器、青铜镜”就记载了扬州上贡铜镜的史实。

2.6装饰用品

铜镜在发展过程也发展出了其他衍生功能,比如室内装饰品、饰品等。

《朝野佥载》中则记录唐中宗下令让扬州制造方丈镜装饰以金花银叶,可以达到人与马具在镜中的效果。如此大型的铜镜显然不是单纯为满足修面照物效果。

更多是为了装饰在空间内彰显气派。小尺寸的铜镜还可以作为一件装饰品配挂在身上。

根据考古发现不少出土的小型铜镜还伴有皮囊,一般是与铜环等其他饰品相连搭配成一组饰品,以供佩戴。

出土铜镜中也有这样的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服者君卿,所言必当”,意思是佩戴这样的铜镜就能升官发财,更是佐证了铜镜作为装饰配饰的作用。

古代铜镜形制变迁的原因

3.1冶炼工艺的成熟及对铜镜形制的影响

铜镜属于青铜器的一种与冶炼技术息息相关,成熟的金属配比是铜镜制作的重要支撑,比起中规中矩的圆形与方形,花形、亚字形及其他形制显然制作工艺要更为复杂,对冶炼工艺要求也更为苛刻。

早期铜镜基本以圆形为主,也是受制于当时不够成熟的冶炼工艺。

据科学研究自二里头文化二期开始,我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泥范块范法工艺,并很快建立起别具一格的青铜技术体系和传统,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六齐》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合金配比资料,考工记最有可能直观地反映了东周左右的金属合金配比。

根据考工记的记载此时铜镜的铜锡配比约为6:1,这与现代科学分析后的齐家文化到西周晚期时铜镜合金配比铜76.418%、锡20.878%、铅2.453%基本一致。

此时期铜镜由于合金成分不够稳定,大多体型小,厚度较薄,装饰朴素,除圆形与方形外很难制作其他异形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隋唐时胆水炼铜、黄铜、砷白铜、失蜡法铸造等技术出现,合金配比进一步完善,开始加入铅。

《西清续鉴甲编》就记载了:“炼冶铅滓清而明,以之为镜而宜文章。”此时铜镜平均约铜占70%,锡占25%,铅占5%,此配方下铜质银白、质地紧密,这为花形与亚字形铜镜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装饰工艺也进一步发展,诞生了许多特种工艺,如金银包背、金银平脱、镶嵌螺钿等。而到宋代诞生了新的铸镜合金比例,水法炼铜技术“胆铜法”得到广泛运用,银、锡含量下降,铅、锌比例上升,平均成分为铜73.771%、锡7.111%、铅13.181%。

此时铜质黄白,质地粗软,工匠们对铜镜形制的突破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诞生了如钟形、鼎形、瓶形等新奇造型。

3.2社会文化对铜镜形制的影响

铜镜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其审美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铜镜形制的变化中也体现出当时社会文化的缩影。

最常见的圆形与方形形制来源于古时候中国人民“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古人把对天的敬畏延伸到圆图形上,同时进行了含义拓展。

圆又代表着中国人对圆满、团圆、花好月圆、破镜重圆等等美好意象的追寻与向往,在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寄托了诸多中国人的美好愿景,因此圆形在我国文化中长盛不衰。

这也是铜镜圆形制一直作为首选的主要社会原因。

唐代时丝绸之路的不断延展,中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在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下,佛教迎来了繁荣发展时期,此时作为佛教经典元素的莲花纹开始成为装饰主流。

加上当时唐人爱牡丹爱莲的本土文化,各式各样的花卉纹饰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反映在铜镜形制上工匠们创造性地设计出了花式镜。

结语

中国古代铜镜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作为生活用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祭祀礼器、生活用具、辟邪法器、爱情信物、馈赠礼品、装饰用品等社会功能。

古代铜镜是对古代青铜艺术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在其形制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多样性特征的外观造型。

月光石

三种女人不适合戴翡翠佛公密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