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永生 王俊东
近日,记者应京口区书画家协会会员、留青竹刻大师王云飞邀请,来到其设在南山风景区竹林禅寺的工作室,观赏他刚刚完成的留青竹刻《运河流韵》。
只见竹刻的画面为京杭大运河如飘飘荡荡的碧玉带,舟行如梭的船儿从天边白云生处排空而来,沿河有塔山、古阡道、树绿水清等现代建筑风物,再现了运河悠悠千载的古朴水文化、名人文化和地域风情。画面中一对鸽子在蓝天飞翔,象征着和平。据王云飞介绍,这幅竹刻长35厘米,宽15厘米,是他目前创作的面积最大的留青竹刻,作品从酝酿到完成,足足花了4个多月,堪称其得意之作。
今年58岁的王云飞是丹阳人,他从小受家学熏陶,喜欢书画和篆刻,1979年学校毕业后,他从事浮雕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竹刻,他被深深吸引,开始学习、研究,全身心地投入留青竹刻。
王云飞介绍说,留青竹刻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竹青为雕刻图案对象,然后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肌,显现出生动的自然物象,故名“留青竹刻”。所用的竹子要竹皮平滑、色泽纯洁、厚而坚,竹龄要4年以上。买来满意的竹子后,按照自己的要求先分段,然后煮一小时,再晒上一段时间,这样的竹段才算合格。
王云飞现场给记者介绍了竹刻制作的步骤,分整形、描图、切边、铲底四个步骤。 整形——将竹材制成长方形的臂搁、挂屏及笔筒等物件形状,打磨光滑;描图——将书画稿描印或自画在整好形的竹面上;切边——以垂直、倾斜、弧形等不同角度进行切边;铲底——在层面上铲刮竹青,根据需要决定深浅、虚实、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
在竹子上刻什么最难呢?“要想刻好每一件作品,都很难,尤其是人物的面部表情。”王云飞表示,作品《苏子赤壁怀古》为临摹,他被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打动,更为大江东去的气势折服,因此创作时以刀代笔,人物脸部细微精刻。服饰则用简约的中国书法线条勾勒。记者看到,整幅画面在层次分明的浪花衬托下,展现了苏东坡的生动形象、长江的大气磅礴,将赤壁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了解到,留青竹刻已被京口区列为第二批非遗项目,正在申报镇江市级非遗项目。据京口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宜建美介绍,从事留青竹刻创作,在京口王云飞是唯一一人,在镇江也不多见。
近年来,王云飞积极开展公益性活动,受邀在京口区象山街道和南山旅游风景区、宝塔山公园、丹阳季子庙,以及南京夫子庙等地开展留青竹刻的展演传播。他还注重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现有学生20多人,其中6人已能熟练掌握全部手工技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