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自管仲大兴渔盐之利以来,国力强盛,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们在手工业方面十分发达,在玉组佩制作上另辟蹊径,不再使用红色玛瑙珠,也摒弃了中原常用的玉璜、玉鸟、玉蚕等小动物做配饰的风格,而是首创水晶、透明玛瑙雕刻的环、管等作为组佩,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这是山东省博物馆陈列的齐国玛瑙配件,齐国玉组佩常用的材料,包括水晶与玛瑙。水晶纯净透明,极少有杂质,玛瑙为透明状,几乎没有条带,晶莹剔透。齐国的水晶璧直径不大,多在4-5厘米,光素无纹,主要为佩璧。环既有水晶的,也有玛瑙的,主要是用作单佩或组佩。大量的是水晶和玛瑙瑗,其主要作用是作为组佩的挈领和尾结。
齐国水晶的特点之一,就是特殊的打孔。由于水晶、玛瑙都是二氧化硅材质,硬度极高,韧性却不强,特别容易崩裂。尽管如此,齐水晶玛瑙却采用大孔道,这或许是为了表现晶莹剔透之观感,毕竟璧越薄,器物越莹润。加工工艺为实心钻带动潮湿解玉砂,通过缓慢的速度,逐渐磨出孔道,工艺难度极大。实心钻越粗,转速越慢,孔道越大,越不容易产生磨砂面,视觉效果越透。再就是孔道两面对钻,中间往往都有对接台痕,一眼看去就像断开一般,这是齐水晶的典型特征。
多面体是齐国水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这些截面硬朗锋利,有割手感,这是高超的切割打磨工艺产生的。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有平行痕迹,沟槽内有浓重的包浆与风化特征,有佩戴使用的磨损。这种多面体效果,是我们鉴定齐水晶的重要标准,仿品无法企及。在如此精细的打磨工艺下,齐国水晶表面熠熠生辉,呈现玻璃光,线条简洁,色彩冷峻。
虽然光洁如新,然仔细观察,这些齐水晶、玛瑙表面,能够看到岁月侵蚀的痕迹,有磕碰的包浆,有局部的土咬,整体在土壤埋藏的作用下,呈现熟透感,跟现代开采的新矿完全不同,这也是鉴定标准。这种熟透感,跟玉石一样,如“煮熟的萝卜”。
齐国盛产水晶原矿,现今江苏北部和山东东南部,以东海县为中心的数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盛产水晶,至今仍有“东海水晶”的美誉。
作为山东人,笔者曾在淄博求学四年,对齐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也曾在一个大雪之后,登上过临淄四王冢。每次去山东省博物馆或淄博市博物馆,看到精美绝伦的水晶组佩,我都会被深深感动。是啊,它们实在太美了!
这就是齐水晶,绚烂多姿,熠熠生辉。希望本文,能为您带去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