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红山文化:探寻敬天崇祖的文明源头

07-17

红山文化:探寻敬天崇祖的文明源头

(接上文)

敬天法祖。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中华文明中的许多传统元素如崇龙尚玉、敬天崇祖等均源于红山文化,成为中华礼制文明的重要源头。祖先崇拜、动物崇拜、天地崇拜构成了红山文化宗教信仰与祭祀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红山文明形成的标志,其中尤以龙的崇拜最为突出,对后世的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祭·天地。红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大量圆形和方形祭坛,反映了“天圆地方”的理念,天地崇拜是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宗教信仰和祭祀体系发达的一个重要表征。

东山嘴祭祀遗址位于辽宁省喀左县,主要遗迹部分是一组以南北轴线布局的石砌建筑群址。遗址中出土有女性陶塑像残件、孕妇陶塑像残件、双龙首玉璜饰件以及彩陶祭器。东山嘴遗址是一处红山文化晚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祭祀性遗址,其圆形祭坛是中国最早的古代祭坛之一。

草帽山祭祀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遗址建筑形式为前坛后冢,三层台阶祭坛,是内蒙古境内唯一经考古发掘的祭祀遗址。遗址出土1有方形玉璧和石雕人像,有别于其他祭祀遗址。

牛河梁祭祀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遗址集坛、庙、冢于一体,分布范围近60平方公里,是红山文化晚期已知规模最大的一处中心祭祀遗址。

崇祖·神通。祖先崇拜是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信仰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红山文化先民精神世界中“灵魂不死”的观念。先民们通过大量陶塑、泥塑、玉雕、石雕人像作为祖先崇拜的载体,把积石冢和祭坛当作祭祀的对象,赋予随葬玉器以沟通天地、祖灵、神灵的功能。

人像崇拜。红山文化时期是祖先崇拜的成熟阶段,对祖先的祭祀和崇拜成为红山先民举行宗教祭祀礼仪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人像崇拜是红山文化先民共同意识产生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红山文化时期祖先崇拜的系统化、规模化,成为红山文化晚期进入初级文明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敖汉陶人。红山文化(距今5300年)。2012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陶人高55厘米,男性,头戴盘索冠,两眼圆睁,呈张口交谈或呼喊状,右手握着左手腕放在脚上盘腿而坐。是目前所知的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原型应为部落首领、巫师、家族祖先、酋长或族长等,身兼多职。他的出现表明当时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建立于公共意志之上的统一宗教神权和族权的产生。他被专家誉为“中华祖神”。

动物·崇拜。红山文化中大量雕琢精美的动物类玉器的出现是当时人们“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先民们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神秘属性,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灵魂。西辽河流域是中国龙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龙凤崇拜是当时原始宗教信仰和祭祀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玉凤·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凤鸟的崇拜杂红山文化时期也达到了高峰,玉器中出现了玉凤、凤首、玉鹄、玉鸟等,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凤形象器物成为中国早期凤崇拜的重要考古实证。

玉龟·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在古代具有长寿、神灵、先知等诸多吉祥寓意,常被赋予神明、圣物的内涵,于是红山先民将其形态琢成玉器,加以崇拜。

玉鹄·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鸟类能翱翔于天空之上,被先民视为有通天地的本领,尤其是一些大型禽鸟类动物,威武雄健,飞行高度和距离皆十分出色,可见人们希冀这些沟通天地的使者能把对神的祷告传至上天,实现人与神的沟通,以求得庇护。

玉蚕·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玉器蚕蛹的大量出现,证明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已出现柞蚕,而且具有图腾崇拜的象征意义。

玉猪龙·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尚的神异动物。作为一种图腾象征,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考古学家认为“龙出辽河源”。辽河流域的“龙”是中华龙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该流域的“龙”崇拜,各阶段相互衔接,演化序列清楚,对周围地区“龙”的出现和发展有所影响。

齿形勾云形玉器·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红山文化玉器上的兽面形象来源于当地渔猎文化中所见的动物形象,这类形象在写实基础上神化,或高度抽象,是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和提炼出来的高度艺术概括。

多元一体。红山文化在传承本地区土著文化的基础上,与南方长江流域、中原黄河流域在内的多种文化互相融合、碰撞而不断演进和发展,并对相关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产生了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早期文明,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寻根溯源。在红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本地区其他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影响,其手工制造、墓葬祭祀、生业形态中的部分源头可追溯到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的祭祀传统、动物崇拜亦是红山文化的主要源头;富河文化的陶器造型、石器加工技术对红山文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容忽视;对多种本地区传统文化因素的吸收与继承,促进了红山文明得以最终形成。

兴隆洼聚落遗址和赵宝沟文化小山遗址出土刻划动物图案的尊形陶器。筒形罐·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7200年);几何纹椭圆底罐·赵宝沟文化(距今7000-6400年);几何纹双系彩陶尊·小河沿文化(距今5000-4000年);陶鬲·夏家店下层文化(4200-3600年)。

比邻交融。红山文化在其孕育、形成、发展、兴盛和演变过程中,受到了其他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启迪,不仅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南方凌家滩文化有过碰撞和融合,还与外兴安岭和黑龙江下游地区的用玉文化圈也存在着交流与互动关系。

流脉传承。红山文化之后,辽西地区开启了后红山时代,其文化因素不仅在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得以承继,而且玉文化还对东北其他地区后期玉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崇龙理念延续到商周时代,祭坛中的“天圆地方”观念与后世圆坛祭天、方坛祭地的文化思想一脉相承。

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红山文化历经1500年的繁衍生息,在传承了本地区诸多考古文化的基础上,对同一时期其他地区史前文化因素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开创了玉文化引领社会变革的“红山文化模式”。红山文化先民以其坚强、勤劳、持之以恒的精神,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其传承性、融合性、创新性是红山文化的精神特质,成为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源泉之一。

红山文化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提供了实证资料。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024-06-25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五彩博鱼有限公司

菊花石斛泡水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