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五月,茶香四溢。
5月21日,国际茶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举行。当天,由市农业农村局、名山区人民政府、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蒙顶甘露全国品鉴会(线上)启幕,并在全国32个城市、46个品鉴点同步举办线下品鉴会,助力蒙顶甘露的营销与推广,建立消费者对品质的认知,让消费终端通过近距离体验提升品牌认同度。
雅安是全国、全省产茶大市之一,茶叶资源得天独厚,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以雅茶引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聚焦蒙顶甘露,实施单品突破,深入开展茶文化挖掘,大力实施茶科技攻关,强力推进雅茶产业转型升级,探索走出一条茶文化赋魂、茶科技赋力、茶产业赋能的融合发展新路,有力促进了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茶乡春晨 刘安 摄
蒙顶甘露全国品鉴会(线上)活动现场
蒙顶甘露全国品鉴会启动仪式现场
专家学者助力 推荐蒙顶山茶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蒙顶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地处“华西雨屏”带和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雨水充足,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多为酸性或微酸性,是优质茶叶产业核心地带。
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蒙顶山,造就“蒙顶山茶”清雅醇和的出众品质。2020年,以蒙顶甘露为代表的“蒙顶山茶”,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评为“中国气候好产品”。
去年,我市创新性举办“你我共茗·蒙顶甘露”全国品鉴会,得到全国各地茶友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认同。今年,我市再次推出这一品鉴活动,邀请全国茶友再次共饮蒙顶山茶代表佳品。
作为主会场,我市于5月19日举行盛大的品鉴会。活动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市供销社、市商务局、市经信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雅安蒙顶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蒙顶山茶产业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专家共品蒙顶甘露,共庆国际茶日。
本次活动专门邀请三位行业专家和四位各项茶行业比赛的冠军,一起为蒙顶甘露作推介。
“蒙顶甘露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茶,历史名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都称赞蒙顶山是深藏高品质名优茶的好场所。”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知名茶叶审评专家、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龚淑英表示,蒙顶甘露,通过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的细嫩芽叶,经杀青揉捻干燥、边揉边做形的工艺精心加工而成;产品外形紧细卷曲多毫银绿、条索纤秀,遇水徐徐生长,姿态万千,汤色杏绿、香气高爽馥郁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品一口蒙顶甘露,唇齿留香、沁人心肺。”
农业农村部茶叶质检中心业务办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组长金寿珍评价:“蒙顶甘露原料来自于海拔800米以上的核心区原真性保护茶园基地,外形细嫩多毫、嫩绿色润,汤色碧青微黄似甘露,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鲜爽浓醇、甘甜,叶底嫩绿鲜亮。‘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正是对蒙顶山茶的印证。”
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导杜晓表示:“蒙顶山茶和茶园在蒙顶山的位置有很大关系。由此制作的茶有蒙顶山的特质,我们把这个特质叫作地域性,值得好好去品饮。”
名山区绿美茶园风光
刚采摘的蒙顶山茶鲜叶
蒙顶山茶连续七年入围全国十强
蒙顶山茶在茶界的地位不可撼动,它是富有历史韵味的茶、富有文化底蕴的茶、富有人文情怀的茶,它的品牌价值凸显,迸发出无限发展潜能。
5月21日,喜讯传来——202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专项评估结果公布,“蒙顶山茶”连续七年入围全国十强,品牌价值49.60亿元,居四川第一位,被评为“最具品牌经营力的三大品牌”之一。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人工植茶最早的地方。西汉末年(公元前53年),植茶始祖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栽种七株野生茶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历经数千年发展、孕育、积淀,蒙顶山茶也形成独特的茶祖文化、贡茶文化、茶马文化、禅茶文化、茶技文化等“五大茶文化”。蒙顶山茶作为贡茶,历经1169年,从无间断。
一直以来,围绕“蒙顶山茶”这一区域公用品牌,我市积极举办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挖掘非遗文化,强化非遗传承;制定“蒙顶山茶”国家行业标准,为“蒙顶山茶”品牌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技术保障;形成一批茶文化成果,先后出版《蒙顶山茶文化口述史》《蒙山茶事茗情》等茶文化专著24部;建设茶马古城蒙顶山国际茶叶交易中心、“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等茶叶批发市场;建成雅安市现代茶叶科技中心,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
蒙顶山茶,从历史中走来,在时代中奋进。
如今,雅安成为全国重要的产茶大市之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1万吨,综合产值超200亿元,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四川省前列。雅安先后被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授予“世界最美茶乡”“中国茶都”“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品牌赋能、加快市场拓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本报记者 郑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