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北方在内,正经的钓鱼好日子都算正式开始了。钓鱼人常说“要想鱼上岸,得用粮食换”,说的就是打窝子。打窝是钓到鱼、钓好鱼的保障,只有有效地把鱼诱进窝里,才能谈及钓鱼,由此可见打窝在钓鱼时的重要性。我们不仅在垂钓时需要分析鱼情水情,配合不同的钓法,打窝同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换一种角度来讲,并不能说打完窝就能钓好鱼,特别是要注意以下一些不靠谱的打窝方式,不但不利于钓鱼,还有可能钓不到鱼。
有部分钓鱼人,垂钓心情急迫,到达钓位后马上打窝,想趁着准备钓具的时间进行诱鱼,此种争分夺秒的心情可以理解,这样的打窝方式适合在熟悉的钓点打窝。但在陌生水域,特别是山体水库等自然水域,水底情况不明的地方,此种做法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选择的钓点水底有大量的水草、石头,一是不利于底钓,二是窝料容易沉入缝隙间,起不到诱鱼的作用。再比如,山体水库的水底环境更为复杂,经常有断崖或者坡度大,窝料不能留在窝点中,或者手竿根本就够不到水底,但窝料已经投了进去。此时打过窝子的地方不能钓鱼,同时还把附近的鱼诱走了,打窝子反而变成了为自己垂钓制造困难,所以此种方式是最不可取的。
也有一部分钓鱼人,为了能诱到更多的鱼、更大的鱼,制作窝料总喜欢用“最大号”的盆,一次性制作很多的窝料全部打入窝点。此种做法,如果是长时间在此驻扎钓鱼,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在短时间垂钓、或者是低温垂钓是比较忌讳的,也就是平时说的发窝太慢。大量的窝料虽然可以诱到更多的鱼,同样使得诱来的鱼吃的过饱,对钓饵不闻不问,吃完就走了。因此,短时间垂钓鲫鱼、小鲤鱼等小型鱼时,更建议少量打窝,边钓、边诱、边补窝的方式;而钓大体型鲤鱼、草鱼、青鱼时,适量打窝,用抛饵勺补窝,上述方式来得更直接,效果更好。这种打重窝的方式在短时间垂钓效果是不好的。
有一部分钓友,打窝子喜欢用把粉饵和酒米等饵料攥成一个个饵团,小到鸡蛋大小,大的类似铅球,弄上一大堆,唏哩呼噜的一同砸入钓点。这种打窝方式的弊端在于,入水的动静大,容易惊扰钓点周围活动的鱼,特别是大鱼。这样的方法打完窝,需要耐心,重新聚鱼,往往很久以后才能上鱼。同时,咱们钓鱼人也最害怕旁边钓友噗通噗通的扔大球打窝子,这种攥大球打窝的方式,实在害人不浅,刚刚还上鱼,立马停口。属于损人不利己的打窝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打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诱鱼,同时更需要把诱来的鱼留在窝中,以便我们更好地垂钓。因此在制作窝料时,不仅需要小粒径和片状等饵料,也需要大量添加酒米、玉米等沉底性粮食作物,达到指向性聚鱼和留鱼的目的。因此,缺乏此类大颗粒、耐泡性行饵料,往往达不到做窝、留鱼的目的,更容易诱来小杂鱼和鲢鳙等非目标鱼。此种打窝方式,诱鱼有一定的效果,但留鱼效果不好。
散炮饵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饵料状态,边做窝边钓鱼,特别适合鱼塘垂钓生口鱼,有诱鱼快的特点。有部分钓友把这种钓法运用到野钓,但水广鱼稀、杂鱼多的鱼情,运用散炮饵诱鱼有一定的弊端,需要分鱼情看待,否则钓鱼过程是痛苦的。如:有小杂鱼、无鲢鳙鱼、钓相对密度比较大的鲫鱼和小型鲤鱼,可以选择夜钓时使用此种散炮诱鱼,建议再添加一些酒米用于留鱼。此种打窝方式,对鱼情要求多,广谱性差。
浓引淡钓是我们常用的诱钓方式,有些钓友喜欢在窝料中添加小药,使用相对高味型的窝料进行快速诱鱼,此时要注意小药的类型和用量。同样的添加量,在水质比较瘦的自然水域,和鱼塘的肥水相比,差别很大。所以需要对水质和小药的添加量进行配比,过于刺激的小药,特别是化学类的小药,把握不好用量,还不如不加。钓大鱼时,味型过大会导致大鱼不敢进窝,小鱼不停闹的局面。因此,使用添加小药的窝子打窝时,需要对鱼情和水情有充分了解,此种打窝方式,更建议使用低调型的小药进行添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打窝的过程同样需要依照鱼情,根据钓鱼的时间、目标鱼的种类,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打窝诱鱼才是正确的。短时间垂钓,适合采取少量打窝、适时补窝的方式;钓大个体的鱼,则需要打大窝、打重窝,提前打窝。所以想要钓好鱼,必须要以鱼情水情为前提,采用合理的布窝、诱钓方法,才能有好的收获。
方式和前提确保的前提下,其实才有相对对路的窝料或饵料,所以还是老生常谈:忽略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别说追什么神饵、神药,就是拿着当天坑冠、库冠的饵料,照样也钓不好鱼~所以,一个综合性活动,要追的不是鼻子闻的、眼睛看的,而是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和应变。这就像我如果鸡蛋都炒不好呢——您给我顶级的调料和食材,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您同意上述观点,可以关注我,咱们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