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灶街,古称牛墩墟、牛顿墟。这里既能看到三灶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保有传统民俗的基础,又融入了华侨一辈带来的摩登风范,营造出全新的气象。
三灶街
如果你问金湾当地人,三灶街在哪里,你会得到一个答案—“金湾三灶镇的镇中心就是三灶街了”。这里既能看到三灶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保有传统民俗的基础,又融入了华侨一辈带来的摩登风范,营造出全新的气象。
暮色四合,如今灯火通明的三灶街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夏夜纳凉的人都选择了三灶镇的商业中心,周边的唐人街市场、嘉珠广场、社区等,都是商铺林立,门庭若市。凭借地理优势,在近一两百年间,三灶街成为三灶岛上重要的中转站,商旅往来逐渐形成繁荣的街市。三灶古代的繁荣时期是在清乾隆年间。
两个传说
据说在过去,这里有一棵枝叶遮天的大榕树,这棵树夏送凉,冬送暖,许多外来的乡亲累了都喜欢在树下歇一歇,喝一口凉水。外出耕作的农民也常到大榕树下休息,甚至连耕牛也拴在树下。这里本来没有名字,但来往的人多了,一些人看见树下拴牛的墩最为奇特,便顺口把这里叫为牛墩街。不久,一些早年漂洋过海,赚了一点钱的老华侨也常到大榕树下聊天,听见人们“牛墩街”“牛墩街” 地叫,觉得很不是滋味,牛是辛苦命,哪会有好日子过?人家美国的街道大多叫 “什么顿”的,难道只有美国才配有好名字?我们乡下就这么老土?老华侨想了半天,决定把俗不可耐的“牛”字改成“雅” 字,把土墩的“墩”字,改成具有美国特色的“顿”字,并自豪地劝别人把“牛墩街”改成“雅顿街”。
关于这条街,还有另外一个传说,一个住在大榕树附近的村民,某天他带着网到海边捞鱼。平时他的网一放下去拉回来时,都有不少收获,可今天他捕捞连小虾仔都没看见,最让他郁闷和可恨的是,一根又粗又难看的干柴头,总是漂进他的网里,把木头扔了几次,不管把它扔到哪里,木头都会漂回来落到他的网里。他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我求求你呀,干柴头,我家里的人等着我捞到鱼,拿去卖了后买米回来做饭的。如果你帮我捞到鱼,我一定把你当神仙一样供奉起来。”话还没有说完,他的网里真的来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鱼。一网拉起来足足有十多斤。他没有食言,带着这块干柴头,欢天喜地地回到村里,附近的村民看到他打捞上来的鱼又大又新鲜,不一会儿,他的鱼就被抢购一空了。他把手上的银两一点,高兴得不行,准备带着干柴头去买米。谁知道,原本轻飘飘的干柴头,如今却怎么搬都搬不动了,众人见状也大为惊讶,知道这是神灵下凡。于是,人们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涌来,一方面是看热闹,另一方面捐些灯油钱,集腋成裘,人们很快就把供奉干柴头的庙宇建了起来。庙内、庙外分别放了三个大香炉供人们拜祭。特别是庙外的三个香炉,每当插上点燃的香,就像三个煮饭的炉灶,紫烟袅袅,煞是热闹。庙也因此越来越有灵气。人们都说庙里的神十分灵验。一传十,十传百,来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只知道街里有座庙,庙外有三个像炉灶一样的香炉。渐渐地,人们把“雅顿街”的名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三灶街”,“三灶街” 的叫法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
过往盛景
由于古地貌的变迁,海水逐渐淡化,香山场、下栅等盐场相继衰竭,停止产盐。乾隆四年(1739 年),香山县便在三灶开设盐场,设盐课司大使。三灶盐业的兴起,带来了商业的繁荣,渔业、农业、运输等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许多外地商贩、耕民都来到三灶安居。此时,牛婆墩(现在的三灶街)代替了春花园建了大码头,因位置好、水又深而成为交通、货运中心。《香山县志续编·卷二·山川》记载:“由牛婆墩至海可行船。”有码头,就有就业,有生意,盐场大使的府衙也迁建在这里,有了一个新的村落叫“新墟”,又是墟市,又是村庄。
《香山县志续编·卷二·山川》记载:“由牛婆墩至海可行船。”有码头,就有就业,有生意,盐场大使的府衙也迁建在这里,有了一个新的村落叫“新墟”,又是墟市,又是村庄。
三灶侨杰陈甲财先生《三灶八景诗》中的《龙盘晚望》有“南闸炊烟连北闸,大滩渔艇泊前滩”“鱼盐贸易人声歇”“市廛鳞次水漫漫”等诗句。清代印光任乾隆时调任前山寨同知,曾写《腊底泊舟三灶海口》:“风雨初晴岁欲除,舟维海汊意何如。村墟易米盐为钞,昼艇提壶酒换渔。岸脚日斜潮去急,山头云冷雁来疏。莫嫌残腊迟归棹,一样闲吟把旧书。”这些描写了百年前三灶街的兴旺、繁华景象。这些诗句如同在我们眼前展开一幅城市记忆的画卷,让我们了解三灶街过往的盛景。
置身三灶街,与百年的历史对视、对话,眼前拂过城市变迁的时代影像,重温历史中那些闪耀的时刻,如同踏上一段时代浮沉的人文之旅。
来源:《山海间回眸百年——金湾地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