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文玩葫芦配对:追求'独一无二'的艺术

11-16

文玩葫芦配对:追求'独一无二'的艺术

葫芦不论作为文玩把件还是实用器具,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独自成器。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始终都有以双为“好”的讲究,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成语典故,比如双喜临门、好事成双、双宿双飞、文武双全等。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两个外形、气质相同的的物件放在一起,且不论有什么美好寓意,单就观感方面来讲,就十分“养眼”了。所以现在有很多玩友也玩起了葫芦配对。

说到配对,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文玩核桃,如果两只核桃边、肚、高尺寸相同,而且纹路相似,基本就配对成功了。葫芦产量虽大,但天然长成的葫芦配起对来却不似核桃这般容易,首先它每个部位的形状很难统一,也许两个肚很接近,但一个嘴直、一个嘴歪,看起来就有很大差别;再者尺寸大小也有差异,就算同一根藤上的两个葫芦,成熟以后的个头也不尽相同,因此有玩友花费数年才找到一对满意的葫芦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过程的困难是更能突显成功的意义,葫芦一旦配好了对,赏玩价值立马就能提升许多。

天然葫芦配对不易,但是很多经过工艺加工后的葫芦配对要容易一些。绾结、勒扎可谓葫芦配对的“催化剂”,绾结葫芦主要看“系扣”的形状,只要打结手法相同,配对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许多,至于那些两只长柄绾结到一起的葫芦,想不成对看来也不行了。而勒扎所成的天鹅葫芦,不仅形状、大小相同,连“神态”都十分接近,真正达到了静则“双宿双息”、动则“引吭高歌”的状态。如果说配对成功的天然葫芦够得上“新奇罕见”的标准,那么绾结、勒扎两类工艺葫芦中的精品,应该能达到艺术作品的高度了。

若论葫芦配对最具观赏性、艺术性、文化性的品类,非范制葫芦莫属。因为葫芦幼小时期便被放入模具中,范制葫芦从结果到成熟,整个生长过程几乎都身处模具之中,因此最后长成的形状最为规范,采用相同模具制成的两件葫芦器,都好像是在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一般,基本达到了“一模一样”的吻合度,观赏性极佳。在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及其他地区博物馆中,仍保存有清代康乾两位皇帝命人范制出的葫芦器,古代常见的花瓶、陶罐、瓷盘、笔筒等多种器具都被匠人使用葫芦“复制”出来,造型丰富、工艺精良,堪称古代种植技术与手工工艺的集大成者。

配对的葫芦尽管美观却不方便把玩,除非它们像核桃那样呈圆球状。不过在庞大的葫芦大家族中,还真有一些长成了圆球形状,比如鸡蛋葫芦、南瓜葫芦等。鸡蛋葫芦虽说名字里有“鸡蛋”二字,但实际模样却比鸡蛋圆润得多,看上去有些类似保定府盛产的民间工艺品——保定铁球,很适合拿在手里盘玩。南瓜葫芦则为扁圆状,刚采摘时全身有黄绿间隔的条纹,晾干后则变成浅黄色。它的个头不及鸡蛋葫芦,手小的玩友盘玩较为合适。

(文章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图片来自网络。)

八大山人作品欣赏

水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