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印章石历史很是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只用于殉葬。后出现了古代玺印,多以质坚耐久的铜玉为材料。元末,浙江的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刻印章,这可说是印章石挤身艺术之林的开始。明代中期,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制作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印章,自此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经过数代,印章石料日益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各异。
在历代治印所选用的石材中,最常见的是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和内蒙石四大类。各类石章由于产地不同,其质地、性能和色泽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一方名贵的石章,不但有其本身的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所以名贵印石的收藏也代不乏人。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并因此得名。青田石质细腻温润,极易受刀,且刀趣表现力丰富,为篆刻家最爱使用的印材之一。青田石有青、黄、淡红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灯光冻、白果冻、松花冻较名贵,上品封门青最为著名。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由于出产坑口不同,各种寿山石的质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别。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就品质而论,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寿山石品类繁多,常见的有白芙蓉冻、脑脂胭脂冻等。向有“石中之王”雅号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层透明色黄,肌里透澈规则。其中“黄金黄”、“桔皮黄”最为稀贵,“枇杷黄"、“桂花黄',与“熟粟黄',也为珍品。对于田黄石历来就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普通的寿山石,不如青田石细糯,运刀有一种粗涩感。
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其石也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石质理匀恬粉洁,旱坑石则粗涩坚顽,且常与砂钉同生。但无论水坑、旱坑,总的受刀感觉皆紧滞阻涩。昌化石有红、黄、灰等色,且往往交织在一起。其中有一种犹如煮熟藕粉状的“藕粉冻"(昌化冻)较为上乘,一种在石中凝有像鸡血色状的称为“鸡血石"。“鸡血石”中以其石底质地越佳,血色越多,越鲜,越活,越为珍贵。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红三种色块组成,又被称为“刘关张”(即刘备、关羽和张飞之喻)。如一方石上布满鸡血,则有“大红袍”的美称,最为罕见珍贵。
内蒙石亦称蒙古石或巴林石,是近年来新行于市肆的石种,因产于内蒙而得名。此石最初被作为工艺美术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进试用并由专家鉴定而作为印材。蒙古石晶莹洁亮,绚丽多彩。石中佳品为一般质性的青田、寿山所不及,因而很受印人刻家的青睐。
学习篆刻之前,必须做好有关准备工作。犹如建造房屋,要事先备料。否则,“临渴掘井”,就会影响学习进度与成绩。篆刻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工具材料,和备置有关的印谱和工具书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刻印的工具材料要选置恰当,过多虽用时方便,但一时难以齐备,过少则用时不便;过好一般价钱较贵,过贱则难于适用。
最主要的工具材料有:
[刻刀] 篆刻用的刀一般为平口刀刃,刀有一定厚度,刀口的出锋角度以40度至20度为适中。刻刀可以备大小不同的两三把,便于刻大小不同的印章。另外刀的长度也要适中,过长与过短不利于运用。在刀口尾端可作保留四方的硬角,以便最后敲打印面,做残损效果用。为防滑手须在刀杆上缠裹一些线绳,可使握刀时手更能着力。斜口刀、圆口刀不能作篆刻的刀具。
[印泥] 是篆刻的“墨色”。印泥以漳州、杭州、苏州、上海等地生产的较好。印泥从印色上区别有朱砂、朱骠印泥,还有深褐色的仿古印泥及其他颜色的印泥。好的印泥必须油迹不外渗,而有厚度,有很强的覆盖力。印泥宜放瓷质印泥缸中,须常用牙质或塑料的印筋搅拌。
[笔 墨 砚] 笔一般以5、6号圭笔为宜。墨宜用砚台研墨为好。
[纸] 复印印稿可用薄而吸水的毛边纸、拷贝纸等,钤印可用薄宣纸。用连史纸拓印样及拓边款最佳。
[砂纸 镜子] 磨印石开始可在废砂纸、水泥地上磨,然后再用砂纸磨至细洁为度。小镜子用来反照印文。
印章所采用的文字,是以篆字为基础的。印章发展过程中,印文受文字书体演变的影响,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我们从两千余年间流传下来的大量古玺印中,可以看到书体多样、风格各异的印文风貌。
一、篆刻印文深流
(一)春秋战国时期玺印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是我们现在确切考证到年代的印章实物。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影响到文化方面,则文字无统一的规范,新造文字更无标准。 “七国异彩”的状况,反映到玺印的印文,则往往一字有许多种的写法,显得纷乱混杂。因此,战国玺印中,有不少印文至今难以辨认。
战国玺印采用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铜器上的铭文字体,即称为大篆的钟鼎文和箱文.官玺大多为白文,印文体现了铜器凿款文字的笔法圆浑自然、结体错落舒展的神韵。
朱白文私玺,在印文的处理中,更是是利用了各国文字不一的特点,注重印面空间的疏密效果,对文字笔画进行搬移、挪让、合拼,有些文字后来已被否定,但有些文字的处理则出奇制胜,一些私印又与形式多样的几何图形印面结合,使印章更显示出奇逸清丽的艺术特征。
(二)秦汉玺印文字
1.秦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统一货币、度量衡的同时,实行“书同文字”,统一了文字。小篆因产生于秦朝,故亦称秦篆。它的产生代替了繁难复杂的六国文字,使文字的字形、笔画趋向统一化、规范化。由于秦朝对新字体进行了大力的推广、传播,因而秦朝的官私印文字多半采用秦篆。官印四字多加田字格框栏,长方印多有日字格边栏(又称半通印),印文或如刻石方中寓圆,或如诏版古劲秀逸。
2.摹印篆
秦朝末期,隶书兴起,篆书圆匀弯曲的笔画变为方直。隶书平方正直的结体,对于印章,较之篆书更有利于印文的安排布局。为此,一种 “曲者以直,斜者以正,圆者以方,参差者以匀整,其文篆而非隶,其体则隶而非篆,其笔画则隶篆相融,浑穆端凝”的书体——摹印篆应运而生,并成为印章的专用文字。
摹印篆的产生和被使用,对汉代印章的兴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汉代官私印在制作上有铸、凿、琢等多种形式,采用摹印篆为印文的印章规矩中见流动,质朴而又自然。
3.缪篆
缪篆是出现在汉代私印中的一种印章文字。其笔画如丝之缠绵、屈曲宛转,系吸取汉碑额篆字和瓦当文字变化而成,用缪篆作为印文只局限于私印。它的宇形不同于摹印篆,同鸟虫篆类似,但却没有鸟虫篆鸟头虫鱼的形状,是介于摹印篆和鸟虫篆之间的一种字体。
4、鸟虫篆
鸟虫篆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上,到了汉代被列为汉六书之一。鸟虫篆是依据篆书的字形,将笔画屈曲盘环,处理成鸟、虫、鱼等形状,用于印章别具一格。这种字体仅限于私印和吉语印中使用。
5.隶书
隶书自秦末产生,到汉朝渐趋成熟。因而发现晋代开始便有参用隶书作印文的尝试,为后世八分书入印之滥筋。
(三)隋以后的玺印文字
隋唐一时期起,由于纸张被大量使用,印章摒弃了原来按于泥块上的“封泥”的使用方法,以蘸上印色直接铃于纸上来体现其效用。因此,隋唐官印,一方面印面文字开始由凹进的白文改为凸出的朱文,使印一文铃在纸上更为醒目;另一方面印面尺寸增大,以面积的大小来区别官职和品级的尊卑高低。形制上的变化,影响到印文的分朱布白,加之当时楷书、行书相继兴起,入印文字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唐篆
这里的唐篆,泛指唐宋官印用的篆书。由于官印印面增大,又改用朱文,造成了印面较多空缺,便把小篆笔画加以弯转盘回来弥补印面的空缺。
2.九叠篆
隋唐以后,官印的面积愈益增大,印文笔画盘曲更甚,并把印文折叠布局得平满均匀。九叠篆之称,则是取这种字体折叠繁复,且九为数之终而得名。沙孟海先生说“以九为数之终,言其多也,叠数多寡,大抵因印文多寡而增损。”
3.八思巴文、西夏文
八思巴文和西夏文是宋朝蒙古一带少数民族官印所用的文字,从形体上不难看出,这种文字是以汉字篆书为基础而创制的,印文的布局也是依照中原印制的形式——平方正直,屈曲填满。
4.满文
满文印出现在清代的官印中,有半为汉文篆书、半为满文的;亦有半为汉文篆书、半为满文九叠篆的;还有篆文、满文和篆体化满文三种字体合一的印章。
5.押字
押字亦称花押印,是把名字花写变化成一个类似图案的符号作为私印的印文。押字印起于宋代,至元代很为盛行,故亦有“元押”之称。其形式,有单一个押字的,也有上刻楷书姓氏,下端为一花押的,还有表示吉祥的和各种动物形状的押印。
6.楷书
从传世印章来看,五代起便有用楷书作印文的印例,以后众多的篆刻家也尝试用楷书入印。
隋唐以来的印章,虽然仍沿袭古代玺印的形制,发挥其作为权益象征的效用,但是所用印文却背离汉字的六书日趋渐远,而是一种纯实用的物品。对此,学习篆刻切不可以其法。
当然,这中间并不包括私印方面,尽管自唐朝起出现了铃于绘画作品上的斋馆印、收藏印,印章的使用范围被扩大了,但这一段时期的私印流传下来的甚少,从出土的印章看,所用印文基本上还是依循了秦汉印的规范。直至元代赵孟起,文人学士参与印章的制作,继之涌现了一批试用多种字体入印,并取得可贵成就的篆刻家,篆刻这一传统艺术从而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二、明清时期篆刻艺术流派
(一)明清时期篆刻艺术流派的形成
我国篆刻艺术的发展,有两大高峰时期。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时代的印章;一个是明清以来的篆刻艺术流派。明清篆刻艺术流派是由众多的篆刻家,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形成的。这个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是找到了理想的印材。宋元时的文人曾积极参与篆刻创作,但只能设计印稿,而缺乏铜、玉等印材的加工能力。元代的画家王冕发现了便于治印的花乳石,于是文人就有了自篆自刻的理想材料。至明代,文彭、何震在篆刻复兴的过程中,使用了灯光石并加以推广,于是篆刻便在当时的文人中成为一种时尚。
同时,文人治印由于各自的追求、经历的不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文彭治印典雅秀丽,何震治印气势强悍,为明清篆刻艺术流派拉开了帷幕。
明清篆刻艺术流派打破了古代篆刻艺术在篆文使用上的局限性。明清流派篆刻对书体的选择不受任何限制,大篆、小篆、缪篆等得到充分的表现,古陶、碑版、砖铭、钱币上的各种文字都借鉴用来作印文。同时,丰富了篆刻刀法的表现技巧。
(二)篆刻艺术流派
皖派和浙派是明清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篆刻艺术流派。
皖派是指安徽一带的篆刻家群体,前期以何震为创立,并有朱简、汪关等为继,后期则以程邃为代表。皖派惯用冲刀法,重气势,多灵动,刻出的线条圆润而浑厚,属于相对阴柔的风格。
紧随皖派之后,丁敬开创了浙派。运行切刀法治印是浙派篆刻最基本的艺术特色。刀凑石上,以切点连接成线,所形成的线条班驳强挺,能恰到好处地体现古朴苍劲的金石气。
篆刻用刀,是将墨稿转变成印章,从篆刻艺术角度来讲,这是有质的变化的,即以刀代笔,能在石上表现出书法的笔意,但同时也体现出用刀之迹与石味,使笔意通过刀石味表现,刀笔结合表达出篆刻艺术中所特有的“金石味”和作者的艺术个性。
一、篆刻刀法
(一)篆刻刀法的形成
篆刻刀法的形成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用刀镌刻文字,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以前的甲骨文。这种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甲骨文刀法精厉,有的契文字形纤小,笔迹细如毫发;有的契文字形宏博,大至方寸。不同的刀法产生或挺削峻厉或肆意颓靡或端正隽美的艺术气息。先秦时期,随着印章的日益发展,镌刻技巧日趋成熟,至汉代,凿印的出现,表明古代篆刻的刀法已游刃有余。
篆刻至元末,王冕将花乳石引进印坛,解决了文人加工铜印的困难,于是文人参与刻印,出现了当时文人无不以研朱弄石为一时雅尚的局面。经明清篆刻家长期的艺术实践,篆刻的刀法就更成熟了,表现手法更为丰富了,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正入正刀法”、 “双刀正入法”、“迟刀法”、“留刀法”、“复刀法”、“埋刀法”、“平刀法”、“舞刀法”等十多种不同的刀法。清代叶尔宽《摹印传灯》中谈到的刀法就19种,反映了明清时期篆刻家在刀法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如今起主导地位的冲刀法、切刀法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形成的。
(二)执刀法
执刀的方法,主要根据所刻的工具、材料、对象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1.五指执刀法
此法为一般该日印的常用法,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于刀之左右钳住刀身,无名指和小指辅持于后,使指实掌空。五指执刀法又可分为执钢笔和执铅笔两种姿势,多用于刻三、四公分以下的中小印石。
2.握刀法
印石较大,刀身较粗,着力要重时用握刀法。握刀法,五指紧握刻刀,如同握拳,刀在手心,运刀方向多是由外向里拉,刀杆向外方成倾斜状。
3.无定法
一般来说,五指执刀法运转较灵活,能较好地表现细腻精微的笔致与笔力,但着力于竖石,则较难;握刀法,易于发力,但处理细微处则欠佳,为此,执刀主要根据印区之大小,印质之救硬,着力之猛缓等因素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大印用握刀法,小印用五指执刀法,从实践的过程来看,也可以说执刀无定法,可因人、因材、因刀而异,综合运用,能刻出好效果即可。
(三)运刀法
刀法的名称,是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由于下刀的方向、角度和用刀的轻、重、疾、徐,以及印材的软硬,线条的曲直等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因而便产生出不同的刀法。从实践角度来看,主要有冲刀和切刀两大类。
1.冲刀法
冲刀法,即是刀刃在印面上以冲走运行的方式刻出各种线条。冲刀奏石,犹如行笔纸上,要掌握好起刀、行刀和收刀的不同要领。
起刀时,用刀外侧角自右向左刻入印面。刀柄与印面保持35度左右的斜度,这样的角度便于冲出。如果角度过小,刀柄的侧面会碰擦印面;如果角度过大,刀刃更与印面趋于平行,运刀时刀刃难以发挥作用。
起刀时,刀刃入石深浅要得当,过深会导致刀刃下沉,越刻越深,难以自拔;过浅则行刀时会出现打滑。行刀时,刀刃按设计好的线条冲行,速度不宜过快、过猛,以免运行失控,影响线条的表现。右手无名指要抵住印章的右侧,这能有效地控制刻刀的走向和冲力。收刀时要放慢连度,及时驻留,不使刀锋尖出,以免锋芒毕露。
2.切刀法
切刀法,即是刀刃入石后,以刀柄一起一伏的方式切刻出带有波势的线条。
起刀时,使刀与印面呈45度夹角,由外侧刀角点刻印石。行刀时,在点刻的基础上将刀柄自右向左竖起切按,使切点延长,然后刀柄复原,刀刃向前推进再作点刻.这样反复切刻,就能由点刻切连接成线。收刀时以点刻结束。如果以刀柄竖起切按收刀,则会导致刀锋外露的弊病。
切刀运行时,不要使刀柄的摆动过于机械,以免 留下的刀痕呈过于整齐的锯齿形。
(四)刻白、朱文
刻朱文或白文,是用刀的具体化。
1.刻白文
白文即是把印文的笔画刻去,白文线条可采用单刀法或双刀法加以表。
白文单刀法,是一次将一笔线条刻成。单刀冲、切过程中,行刀宜中正、稳健,控制运行刀迹。
白文双刀法,是以往复两次刻出一根凹型线条。第一刀自右向左,依沿篆文线条的内侧奏刀刻去线条的一边,然后将印石作180度的转向,再自右向左沿线条的内侧奏刻第二刀。如果需刻的白文较粗,双刀奏刻后中间残留印面,可用刀角将其铲除,线条两端的交接处则应留由余地,过于方整,线条会显得单薄。
双刀法运刀宜偏,这样有利于双刀之间的交接,并能取得凝重浑厚的印蜕效果。双刀法刻成的粗白文,称“满白文”。满白文印印文整齐,有朱红的底色映衬,显得格外的艳丽。
2.刻朱文
朱文即是将印文笔画留下,其它部分刻去。朱文线条是依照印文线条的两侧,往复两次奏刻完成。
朱文镌刻方法与双刀白文刻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由双刀刻成,只是刻白文是在线条内相向奏刀,刻朱文是在线条外相背奏刀。刻朱文线条时,先沿着线条的上外侧自右向左刻第一刀,然后将印石作180度的转向,再沿着线条的另一外侧自右向左刻第二刀,最后刻线条的两端。刻朱文线条时,往往会遇到交叉的笔画,这时,应将刻刀提起,越过交叉点,重新落刀。
朱文线条不能一刀刻出,完整的朱文线条必须是由双刀完成的。
二、临摹
明清以来,篆刻家从亲身体验所得出的共识,学习篆刻应从汉印着 手。西汾陈鸿寿曰:“初学治印,以汉人为宗,心摹手追,心求神似,才能使印章成为上品。”
临摹,是学习篆刻的入门步骤与基本方法。汉印的临摹,是继承和借鉴优秀篆刻艺术传统的第一步。通过临摹,可以较深入地认识与理解汉印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同时在不断的临与摹的实践中,逐步掌握其表现技巧。在临幕熟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篆法、字法、章法等方面旁取博采,吸取其他艺术的有关因素,融会贯通,可自成新貌,在篆刻艺术天地中别树一帜。
(一)摹写
摹,是临印的准备手段。摹印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幕达到观察仔细,认识汉印的基本结体、字法和笔法的特征与规律,从而逐步掌握这些基本特点和规律。因为幕印比临刻要省时间,通过不断的大量的摹写,反复实践认识,才能达到认识与掌握的目的。
摹写,由于具体环节、方法与要求不一,又可分问摹描、摹写和临写。
1.摹描
摹描,是用较透明的纸(一般用拷贝纸或较透明的薄宣纸等)覆于所摹临的印蜕上,以稍秃的细毛笔蘸浓墨依样子仔细描幕,印蜕上红色以墨代之,使红为黑色,白色则留空。初步摹成后,移开拷贝纸,置于印蜕旁,两相对照,逐笔检查,如有不合原样之处,再进行仔细修改,以求达到与原印蜕一模一样为止。
根据印蜕的朱、白、粗、细和不同目的要求,也可详细分为以下几种摹描法。
(l)双勾细描:用细小毛笔,沿印文笔画外侧一边沿线勾描,线要细、匀、等粗。印之印边亦用线双勾之.此法多用于粗白文一类汉印。
(2)双勾填廓:在双勾的基础上,将有红色处用墨填实。但要注意,在勾描时白文不可侵占白色边线,否则填实后白文变得较细;相反,勾描朱文时,勾描线应靠朱文线两边沿之内,填实后方可与朱文相同,若在线沿之外,则填实后线变得较粗,均有失原印形神。
(3)单线勾描:单线勾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笔直接按笔画粗细勾描,此法多用于朱文印。因一笔而成一画,往往原印线条头尾或细或尖,故应在勾描后适当加工修改。另一种情况,是较细之白文,双勾容易失真,不如以黑代白,使白文成为实体,一笔实描后,再作小处修填补正。
2.摹写
摹写是幕描的深化,也是摹描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可以加深加速对所摹临对象的理解,使之熟记于心,达到易于掌握其基本特点与规律的目的,为以后用刀临幕或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方法,就是用较透明之纸,搜于印蜕上,不论是白文还是朱文,其线条是细是粗,均以一笔摹写成原线条之粗细,长短也相等。若笔画起讫不似原形,可放开原印蜕,对照逐笔修改,以求达到形似为止。
3.临写
临写是在摹描的基础上进行的训练。摹是覆纸在原稿上的依样画葫芦,临则是将纸置于印旁,先审视印蜕,初步认识其结构与笔画安排,以及细条粗细,然后依样临写。临写时尽可能一笔写成一画,不要修改,以免板滞。
临写的方法:
(1)铅笔稿而后临。
(2)直接用毛笔放大临写。
(3)读后背写。
(三)渡稿
摹描、摹写和临写,都是在纸上作业。摹写成的印稿要移植要印石上,以便在印石上幕刻或临刻,这个“移植印稿”的过程谓之为渡印稿。其方法有三种。
(1)水印上石法
印石磨平后,取摹稿反覆于石面上(印稿最好与印石等大,或印石略大于印稿),对准四边,然后用毛笔蘸清水使之微湿,让石面与纸面紧贴,用吸水性较强的毛边纸或生宣纸盖在上面吸干水分,再用光滑的软中带硬的弧状物(如毛笔杆或钢笔杆、牙刷柄二也可用大拇指指甲)反复磨压,使墨迹反印到印石上去.磨压片刻后,可轻揭一角审视,印迹清楚,可取下印稿,若不清楚,可再蘸水进行磨压,直至印迹清楚为止。
(2)反书上石法
一般较熟练的印人,在渡印稿时往往将其直接反书上石。一种方法是将印稿翻转成反面,然后按照反字反书上石;另一种是将印稿置于桌上,取一小镜成90度角的位置摆好在印稿的前边,镜中则为反书印稿,这样对照镜中反字依样摹写上石即可。
对印文的认识提高后,可在印面用毛笔直接反书,若有不妥之出,可用纸屑沾水擦去再书写,直至满意为止。
(3)以刀画线示意法
有的治印高手,不用书稿于印面,而是将印面涂以黑墨,待干后用刻刀在印石的墨面上按印稿部位轻轻画几条定位的示意线,或轻画其字的轮廓中心线,然后在临刻时逐渐把线条加宽,最后达到与印稿的粗细、方圆等效果一致为止。初学者不宜用此法,往往易走样。
(四)临刻
印稿上石后,即可进行临刻。具体刀法前面已经叙述过,在此不再介绍。在临刻过程中应注意,刻时要留有余地,“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以便修改,防止出现失误;刻出的粉末可填入刻槽中,形成黑白对比,易于修改,不能用口吹,一面弄湿印面,使字迹模糊,同也不卫生;应选择光线充足处,以保护视力;精力要集中,不为外界所干扰。
(五)铃印与修改
所临印章经过不断对照审视修改,自认为较为完善时可铃出印花,对照原印再作仔细修改,再铃印,再对照,再修改,直至无懈可击,方可告成。铃印与修改是无止境的。过些时间又会发现有某些不足,则再进行修改,这样方可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现以最初阶段为主也适当结合今后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略述如下:
1、铃印
铃印,对于篆刻艺术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手段。印铃得好,能传达所刻印章的精神,使人感到醒目、美观、有精神;印铃得不好,不能准确传达笔意、刀味,则有损印章精神。铃印与印泥质地的好坏、干湿,沾印泥次数、轻重、厚薄,以及铃印的用力均匀、平稳、轻重等都有直接关系。只要多在铃印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即可掌握其要领。
一般在沾印泥和铃印过程中应注意:
(1)清刷印面。
(2)沾泥轻匀。
(3)垫物适当。
(4)轻重得法。
铃印结束后,应用新棉花或生宣将印面擦拭干净,以便下次使用时能保持原样。
2.修改
在临印或刻制过程中,修改是常有的事。修改是为使临刻的印章达到与原印近似,或更为完美的境界。开始临刻时,总是比较粗糙,通过修改使之近似原作,这是起码的要求,同时还为了追求刻刀镌刻时达不到的特殊效果。
修改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1)一般修改。即在铃印之前这一阶段的修改,也可称为铃印前的修改。
铃印,初坯刻好后,要仔细观察,分析哪些地方超过了原来的笔画界线,假若过多,难以修改时,应磨去重刻,若某些线条局部略粗于原作,则应轻轻磨去,待其较粗过头线条与原作上线条近似,即停止磨,然后对照原印,逐笔修改。修改时,要全局审视,哪些该改粗,哪些笔致应强调,哪些该去掉,哪些地方该保留,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动刀修改,要做到“大胆落刀,小心修改”。
修改完之后,再进行对照比较,再进行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2)反复修改。当在黑底白粉间修改后,直至与原印差不多时,或感到无法再修改时,则可清理干净印面,沾印泥铃印于纸上,再对照原印,检查其结体、笔画和刀法等是否符合原印精神,如有不当,再作修改,再沾印泥铃印,对照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修改时应注意掌握整体、线条笔意、破损有理、势韵有序。
3.收拾,是最后的工序,它包括印边、印角、印底的收拾与调整,也可以说是修改的继续.前面说的修改是指印面文字与章法整体而言,收拾则是指文字以外的部分修改。
(1)印角收拾。一般的印章四角都是内圈外方,这样可显其精神,同时内外正好形成对比,增加艺术变化趣味性。
(2)印边收拾。红线挺直是主旨精神,如有残损亦应注意挺直之神。
(3)印底收拾。印底偶有较高刀痕残迹,铃印稍重时则会印出砂粒状印痕有损印面整体美,白印则损线之圆润,朱印则易扰乱视线,故应除去。若遇朱文印留白较多时厂视情况也可稍留少许底痕砂点,以与多朱部分线条柑呼应。
一、汉印的墓木特点
汉印的基本特点,是从它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的,概括来说即平整端庄、规矩变化、浑朴自然。
(一)平整端庄
由于汉印的摹本外形为正方,因此确定印面内部字的结体和笔法的配置,都是方形或长方或扁平;笔画一般都是横平竖直、布置匀称、格局整齐。在外形上看全印就显得平整端庄、稳重大方。
1.外形方正
汉印的外形和字体结构多为方正,但在方正印面内,由于字的多少、笔画繁简,也略有变化。若遇字笔画横竖之数各不相等,则可能同时具备正、扁、长等各种方形组合在一起,使之能统一协调.印内各字各有不同的方形,构成一个整体的方形。
2.笔画多横平里直
汉印外形的平正端庄,决定了字内的笔画要与之相适应,则多为横平竖直的特点.为此可将字中斜笔改成横平竖直的笔画,间或也可保留少量的必不可改的斜笔,使之保持自然有变化,但均不可太长,以免破坏了整体的统一协调。
3.笔画粗细基本相同
汉印中绝大多数的印文笔画均基本相等或相近。即偶有个别笔画较少的字,其笔画可略粗一点,笔画较多的字,其画也可局部略细一点,否则会产生几个字之间笔画粗细的不协调。
4.笔画间距基本均匀
汉印中不论笔画是粗或细,其笔画之间距离基本保持平匀相等。偶有笔画较少之笔字,其亦略粗,间距也略宽,但不致有不协调之感。总之,使全印笔画安排感到舒适自然。
(二)规矩变化
汉印外形与印内文字结体与笔画,虽多方正、平整,显得非常有规矩,但并不平板。其原因就是在规矩的范围内,在平整的前提下,往往有许多小小的变化,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统一规矩,反而显得生动有变化。
1.正中有斜
在方正的结体中,在横平竖直的笔画基调上,稍有少许的斜笔,.显得生气勃勃而自然。有的横画略为不平,竖画不直,有的斜笔则多成45度角,并有的成相互对称状,这就显得在规矩的横平竖直中掺进变化。
2.直中有曲
在横平竖直的笔画结体中,有时有一、二稍短或微曲之笔,它增加了平板中的活泼气氛,犹如平静的水面荡漾起涟漪。
3.方中有圆
汉印中每个字虽是方形,笔画也多为方笔,起止处亦成方形,但常常在转角处出现外沿圆内角方的现象,这正好构成外圆内方的既对比又协调的关系,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方正,反而增加了笔致的变化与艺术的魅力。
4.密中有疏
汉印中线条一般都较粗,尤其是铸印更为明显,因之线条之间的间距就显得非常紧密,有时真有密不透风之感.但往往在稠密的布局中,有线条交叉而形成的小的空底,显示有透气的空间。这种空间虽小,但与密的线距在一起,就产生了疏密对比关系,增加了透气而产生的灵活之感,也增强了全印的艺术的趣味,反之,若全印到处都是紧密布置,则易显得死板无生气。
(三)、浑朴自然
由于汉印多铸印,因而线条多粗壮,其结体又是横平竖直,故显得稳重、浑厚、朴实无华,其制作刻治手段,不论是铸、凿、碾、琢,刀法、笔法均表现得浑融一体,生动自然。
1.线条粗重
汉铸印中的线条,一般多是白文,由于翻铸原因,多显得粗壮结实。
2.单纯朴实
由于汉印线条的粗细基本一样,因此在一般的铸印或刻印中,线条的起止及中段运行都没有更多的装饰和提按顿挫转折等表现,因此显得较为单纯朴实。
3.刀笔结合
汉印文字不论其制作手段,是采用浇铸、毛凿或碾琢,其表达的形态不一,但其线条中用刀与用笔结合之意均较融洽。如铸印,虽线条粗重,其起止作用刀修饰成的方角均很明显;凿印刀痕清晰,下尖上方,亦能隐寓笔意;玉印,多用琢成,其线条光润,或两端平整,或两端略尖,亦可见笔意。由于刀笔结合恰当,表现既有笔意,又有刀意,故造成整体感觉浑朴自然。若仅仅注意刀的工整,则易显得呆板;若仅注意笔意,则又缺少金石刻画之趣。
4.紧密团结
汉印中,由于线条多粗重,因而线之间距极小,加之印内数字之间的行距亦清楚而紧密,故显得在整体上有亲密团聚之感。
从古至今,印章品类繁多,后人分类,方法各异;有依印主身份来分的,有依印的用途来分的,有依印文区别来分的,也有依时代风格不同来分的。现选择一些主要品类介绍一下:
一、官印
包括皇帝的玉玺,王侯的玺印,各级官员的官印等,它是等级社会权利和身份的象征。
1、铸印
铸印是根据需要先制成印坯,并在印坯上刻出印文,然后将印坯翻成模子,最后用铜浇铸而成。由于在印坯上刻字时间宽缓,能从容经营,故而铸印文字的布局稳健周全、停匀丰润,整体典雅方正、虚实相生、巧施方圆,最能体现汉代印章的面目。
2.凿印
凿印是在浇铸成的铜章毛坯上直接刻凿印文,多见于汉印中的将军印。当时因战事的需要,委任军职紧急出征应战,即是“急于行令,不可缓者也”,故又称“急就章”。凿印的刀味特别强烈,笔势十分鲜明,结构参差跌宕,布局经常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3、封泥
封泥,又称泥封,是古代印章使用中留下的印迹。古代印章的使用方法,与现代根本不同。在魏晋以前至先秦的漫长岁月里,印章主要是铃在泥上。为了货物在递送中不被似拆,便在物件捆扎部安置了填上泥巴的木匣,然后铃上作为信物的印章。这种铃在泥巴封口上的凭记,便称封泥。
4、玉印
玉印的加工是采取琢磨的方法。琢玉,是通过脚踏牵动旋轮,带动磨轴,琢磨时掺加比玉更硬的金刚砂,以磨轴的转动摩擦,按需要勾勒出线条,使玉琢去。琢印需要相当充分的时间,所以每一根线条都可加以精心的刻画。因此琢印就以章法的严谨,刻画的细腻而展现出一种风貌特色,与凿印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私印
作为个人签名画押的取代物,私人印鉴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私印主要有姓名印、表字印和书简印等形式。先秦私印一般比官印略小,朱文居多,汉以后则与官印相仿,唐宋以后,官印面积增大,而私印仍维持原状,两者形状大不相同了。
三、花押
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元代,故亦称元押,顾名思义,是替代画押的。一般呈方形,也有异形的。印面沙锅内置一个楷书或隶书的姓氏字,下配一难以识别的押形。花押独特的形式美,对后世篆刻艺术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四、吉语印
吉祥的祝祷古今皆有,吉语入印顺理成章。古人习惯于把吉祥和避邪语句的印章佩戴在身上,成为服饰的一种。现在常有人刻方“恭贺新禧”印盖在贺年卡上对亲友寄去美好的祝愿,即是古意的沿用。
五、闲章
闲章源于吉语印,后世之人拓展文字内容,把诗词格言、成语警句等刻成印章,施于书画简赎作品上,既起到点睛升华,延展主题的作用,又往往能补充构图上的不足,成为与作品浑然一体的组成部分,人们常说“闲章不闲”正是这个意思。古人把闲章多数盖在幅面的起首和下角,所以又称起首扎根和压角章。
六、斋馆印
严格说,这也是闲章的一种,因其内容可以归为一个特殊的类型,所以单独列开叙述。古今文人喜欢把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个雅名,以寄托某种情怀,并刻成印章钤在作品上,流传日久,斋馆名往往变成文人的别号被人尊称了。
七、收藏印
古今许多艺术爱好者耗费毕生心血,搜集鉴定、整理散失于民间的各种文物和艺术珍品。历来收藏者对自己的珍藏都格外爱惜,因为这既是个人学识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可贵的邂逅和缘分.为了表达对收藏珍品曾经拥有的喜悦和自己鉴赏的责任心,往往都要在藏品上打上自己的收藏章。收藏章以盖得好好并不容易,应以不损害藏品艺术效果为原则。
八、肖形印
古印中有一种以图形入印的称为肖形印或图象印,其图形有任务歌舞耕织、征伐狩猎,也有鸟售花草的形象,洗练生动,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随着肖型印的演变,以后又出现了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四个方向的四灵印,以及十二生肖印等,都很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