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怎么去看它是否是一把好壶?我常常会说到一个词:“气韵”。这个气韵,很难说得清。一把壶,壶架子搭得不错,但气韵没表现出来,那还不能称得上一把好壶。有人说,气韵,太过玄乎,有没有,全凭你一张嘴,其实不然,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它没得就是没得。
那怎么去看一把壶的气韵呢?
在我看来,一把壶的完美境界,最后一道关卡便是壶的整体架构。泥料和做工这两关过了之后,我们就要观察壶的各个部分——嘴、把、壶身以及壶钮的搭配是否协调、美观,是否符合人体力学,使用起来是否顺手。最后,当这把壶的架子关过了,我们再来看它的气韵。气度、韵味,这些都是衡量一把壶是否臻于至善至美的关键所在。
如果你对某个壶型情有独钟,我建议你从网上欣赏那些名家的经典之作。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比如石瓢。你可以找顾景舟、李寒勇等大师的作品来反复观摩,尽量将它们的形状深深印在脑海中。这样,当你再去淘壶时,就能更有效地筛选出质量上乘的壶型。当然,这仅适用于单一壶型。
面对众多壶型,该怎么去看呢?这只能依靠自己每天的积累,多去看一些经典好的作品,看多了,自己心中自然有杆称。
气韵,是壶的灵魂,它体现在壶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比如嘴、把、壶钮的大小粗细,以及表面的张力。一把好壶,其嘴、把、壶钮的一粗一细,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它的韵味,胖瘦之间的把握,正是作者长年累月技艺的体现。多一分则显胖,少一分则显瘦,这其中的拿捏,实属不易。全手工的壶,是作者根据自我需求,通过拍打而成,其表面的弧度曲面看似平淡无奇,但张力尽显其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作者用心去感受,去把握,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一把壶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美感,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紫砂壶的明针功夫是塑造其表面质感的关键所在。它像一把精巧的画笔,巧妙地润饰着紫砂壶的表面,给人一种未成形前就已经透出润泽的感觉。现在的制壶者往往容易忽视明针的运用,因为明针这种工具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磨炼,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运用自如。在完成坯体的时候,一些年轻的师傅往往只是匆匆带过,而那些老一辈的艺人则非常注重明针的运用。好的明针功夫能够让紫砂壶的水色看起来非常漂亮,这不仅是对壶体表面的一种美化,更是对一把壶的气韵的反映。一把好的紫砂壶,它的明针功夫应该细腻、均匀,能够恰到好处地展现出紫砂的质感和美感。因此,对于制壶者来说,掌握好明针功夫是非常重要的。
零部件的整合,衔接需要自然,一胥而出,不能生硬,简单的衔接是没有灵魂的。气韵之说,没有假,关键在于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