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朝开始,文人们就开始追求精致典雅的生活,明清两代更是如此。他们除了喜欢在书房中吟诗作画之外,也喜欢在室内烧香,因此时常在书房内放置瓷质的香炉。因此明清时期的香炉,也反映出了明清文人的风雅生活。
不同于宋朝香炉的形制多样,明清时期的瓷香炉款式相对常规。明朝的香炉有三足圆炉、鬲式炉、象鼻炉、戟耳炉、筒炉等类型,而清朝的香炉则以钵式炉为主。在宋朝与元朝,瓷香炉多为青瓷与窑变釉瓷器,而在明清两朝,香炉多为青花瓷和红釉瓷,青瓷、白瓷、钧釉瓷相对少见,铜金釉瓷的香炉更是极为罕见。
接下来我们分别讲讲明清两朝香炉的特点。
明朝香炉的特点是用瓷器上的绘画替代了文字,这些绘画不仅优美而且意蕴深远。香炉上的纹饰不仅有传统的花纹,还有各种历史典故和圣贤故事,不但绘画优美,而且有深刻的政治色彩和道德伦理教化意味,融合了文人士大夫的品位与大众的愿望。
此外,明朝香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纹饰风格逐渐从文人的高雅转变为淳朴。这是由于明朝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转变导致的,在明朝的青花瓷炉上多有体现。明朝早期的青花瓷炉上,纹饰多为象征吉祥富贵的吉祥纹饰,中期则开始出现一些生动形象而又立意深远的人物故事,而到了明朝晚期,由于文人大多对统治阶级失去信心,于是开始在香炉上绘制一些更为大众的纹饰。也正是因为明朝知识分子开始逐渐贴近民众,他们使用的香炉也更为贴近百姓的审美。
清朝香炉由于烧制时代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清朝顺治年间的瓷香炉依然延续着晚明时期的特点,香炉的形状为弧碗形,腹部较深。到了康熙时期,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个时期的香炉的造型更为高雅。雍正年间,官窑的烧制技术达到巅峰,烧制出香炉风格俊秀典雅。而乾隆时期的香炉则向着繁缛精雕的方向发展,虽然从工艺上比雍正时期更为精致,但其艺术意境远不及康熙、雍正时期的境界,此后的香炉更不及康、雍、乾三朝的巅峰时期。
明清文人们将自己的追求融入到瓷香炉中,因此这些香炉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实用器,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明清时期的社会心理与审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