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揭秘清初武夷岩茶制法的演变历程

07-15

揭秘清初武夷岩茶制法的演变历程


松萝茶,明代名茶。因以松萝山名而作茶名。松萝山,在今安徽休宁县北。周亮工(1612-1672年,祥符人即今河南开封),明崇祯进士,授浙江道试御史,在福建任官八年。曾记《闽小记·闽茶曲》:“崇安殷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堪并驾。今年余分得数两,甚珍重之,时有武夷松萝之目。”“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经旬月,则赤紫如故。”崇安殷令即殷应寅,滕县(现山东南部)人,拔贡。顺治七年至顺治十年(1650-1653年)知崇安县,其引松萝制法当在其任上。有人见此前在武夷山有人泡品饮松萝茶,就认为其时就有松萝制法。有饮松萝不等于产制松萝。


引进松萝茶制法

SONG LUO CHA


《歙县志》写到:“旧志载,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年僧大方住休(宁)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 松萝制法颇为精细讲究,明浙江四明(今宁波)人闻龙,在《茶笺》中写道:“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唯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黄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则色翠,不扇色黄。炒起置大瓷盆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



据上述制法所云,松萝茶乃精细之炒青绿茶。所以说清初武夷山还在制作炒青绿茶。这种精细的制法,根本满足不了如明末徐[火勃]所云的“年产数十万斤”的武夷茶需要。因而大锅炒、厚摊放、无法一边急扇是完全可能的。加上武夷山茶山较为分散,采后被日晒,在篮中抖动,自然有部分变软,甚至红边。因而所制出之茶“经旬月,赤紫如故”是自然的,这当是发酵茶的初端。


武夷岩茶制法

WU YI YAN CHA


鉴于当时武夷茶发展快及茶山散、路远的情况,更是无法按照制法精细的松萝法来制作。茶农们逐步改变了工艺,如加强了晒青(雨天则烘),大锅入炒,起锅揉捻,改锅中干燥为用竹笼入焙,再经拣剔等工艺。这种工艺在清初康熙三十年(1691年)入武夷山为僧的闽南同安布衣人士释超全《武夷茶歌》可见一斑,诗云:“嗣后岩茶亦渐生,山中借此少为利”,此处“岩茶”非产地之称,而属工艺之名,因为此前这些茶树也生长于岩中,而是采用团、饼和晒、蒸、炒青之法;“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此四句记载了制茶要求的气候,而不是指生长自然条件。如今不论是手工或机械制作,都对天气有所要求。



《武夷茶歌》:“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此两句似说明其时制法,已不像松萝法,鼎中温火炒、鼎中干燥,还要一人急扇之,以防其黄的做法。而是锅温高达发红,尔后至今的岩茶炒青锅温,也高达如此,这是明显的乌龙茶制法。后来他在《安溪茶歌》写道“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由此看出当时的岩茶制法是“先炒后焙”的,这是明显地区别于绿茶只炒不焙、红茶不炒就揉的基本制作工艺。综上所云,释超全所做的《武夷茶歌》、《安溪茶歌》已说明了17世纪以来武夷山已出现了乌龙茶制作工艺,只是工艺上还不完善而已。



后来,应请于康熙四十七至五十九年(1708年-1720年)到崇安县修志的浙江嘉兴布衣文士王草堂,于1717年所做的《茶说》又较详细地记录时山中制茶的工艺: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释超全诗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形容殆尽矣。


此文不但写到炒焙而且写到要“摝”,即摇青。比释超全茶歌又进了一大步。此法基本上是尔后至今的武夷岩茶手工制作工艺。这种工艺经后来的逐步完善,终于成为一套完整、复杂、技能高超的武夷岩茶手工制作工艺,即乌龙茶制作工艺。



参考材料:

萧天喜《武夷茶经》,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14

徐海荣《中国茶事大典》,华夏出版社,2000

林英乔《乌龙茶与阮旻锡》,《农业考古》,1992年04期

图源:浣喜主人



来源丨武夷茶天下

武夷山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武夷山旅游"(ID:SzwyCoLtd)

血玉无瑕

和田玉貔貅手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