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
开封王烔民俗博物馆。
开封汉铭瓦当古陶博物馆。
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
开封宋绣艺术博物馆。
从2007年到2015年,从1家民办博物馆到9家民办博物馆,开封民办博物馆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一串串美丽的“历史珍珠”也越发温润。 6月13日,《人民日报》以《河南开封民间自建博物馆串起散落的“历史珍珠”开个博物馆咱也当馆主》为题对此予以报道,一盏古灯、一块瓦当、一张婚书,透过历史,向我们直面走来。
民办博物馆“争奇斗艳”
6月30日,时近中午,河南大学明伦校区静谧古朴。有的学生路过6号楼,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门前好奇探望,大门上方的匾额上书“聚协昌科举书院文化博物馆”十几个大字。在这座充满了书香味道的校园里,出现这样一座博物馆,学生觉得好奇,也在所难免。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此见怪不怪了,在采访中,该校一名学生告诉记者:“1904年,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在此举行的会试成了中国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次考试,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在河南贡院结束,在这里创办一座科举文化博物馆,不正好相得益彰。”
2012年9月,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聚协昌科举书院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分为古代科举考试文化、书院文化两大展览主题。目前,存有各种纸质古代科举考试的文物资料数万件、革命战争年代的纸质文物资料上万张,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年,在开封的大街小巷,“冒”出来一批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个人筹资创办,展示的都是来自民间的收藏品和工艺品。虽然没有高大巍峨的展馆,也没有数以万计的展品,但它们主题鲜明,各具特色。
“从去年正式启动民办博物馆筹建工作以来,开封已有9家民办博物馆通过省文物局的审批。”市文物局局长、研究员刘顺安说。
与国有博物馆一样,目前开封已建成、开放的民办博物馆都实行免费开放。相对于国有博物馆的综合性,这些“术业有专攻”的民办博物馆吸引的往往是相关领域的铁杆“粉丝”。
从1996年马未都先生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座民办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开始,民营博物馆已走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这些年,国内民办博物馆的热潮逐渐升温。
开封文化资源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史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是我国八大古都和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从事收藏的单位和个人分布广泛,藏品丰富且种类繁多,发展民办博物馆,开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保护好这些散落民间的文物,发挥好开封市的文化资源优势,2013年市政府及时出台《开封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试行)》,动员社会力量,提升开封文化软实力,推动民办博物馆健康快速发展,让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走进群众。最终,我市9家民办博物馆脱颖而出。
对此,作为地方党报,《开封日报》以大视野、大手笔于2014 年3月14日连续推出大型系列深读报道——《开封民办博物馆发展要迈过几道坎?(上、下)》,探讨我市民办博物馆发展态势,以及创办民办博物馆面临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
6月29日,回首创办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的日日夜夜,我市民俗专家孙润田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欣慰。经过多年的筹备,2007年11月,孙润田自掏腰包创办的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终于正式开馆迎宾,他也成为我市民办博物馆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位于大梁门城楼上的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用来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是开封首家民办博物馆,也是河南省首家民办、公益性质的饮食文化博物馆,更是2008年国家文物局首次发布的《全国博物馆名录》公布的全国仅有的3家饮食类博物馆之一,填补了河南省、开封市饮食类博物馆的空白。
“办一个饮食文化博物馆是我多年的愿望,我想把收集的东西和大家共享。”谈起建馆的初衷,孙润田说,开封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被中国烹饪界推崇为“烹饪始祖”的商相伊尹,就出生在开封杞县。北宋时期,开封饮食文化被视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辉煌的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开封饮食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中国饮食文化及中国烹饪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利用博物馆这种形式,把开封及中原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浓缩于一体,让更多人了解河南、了解开封、了解开封饮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孙润田说。
2014年9月,和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一起,聚协昌科举书院文化博物馆、开封书法博物馆、开封汉铭瓦当古陶博物馆、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开封北宋官瓷艺术博物馆、汴梁婚俗文证博物馆、开封宋绣艺术博物馆、开封王烔民俗博物馆等我市首批9家民办博物馆被市政府授牌,这使民间的办馆热情转化成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市委书记吉炳伟对民办博物馆发展寄予了殷切希望,也给民办博物馆的创办者和工作者增添了无穷的动力和信心。在位于理事厅街的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创办者张俊涛说:“传统灯笼是我们民族的独特技艺,它主要是运用最传统的材料,和传统的工具去制作。我创办这个博物馆的目的是把传统的工艺保存下来,同时结合现代的元素,让传统和现代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现在,国家和省、市出台了很多扶持文化事业和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政策,这让我从事这项事业更加有信心了。”
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多次为数十所大中小学举办专场展示和讲座,免费提供场地、设备、工具、材料,传授彩灯设计制作技艺。坐落于东京大道中段开封市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内的开封书法博物馆以传播中国书法收藏、鉴定知识并开展相关书法展览、教育、交流、研究活动为目的,收藏了明、清、近现代、当代名家书法真迹千余幅,其中以古代书法为主,近现代、当代书法为辅,经过20多年的收藏,藏品目前已渐成系列。民办博物馆,已成为我市文化事业的重要补充。
“我也想当博物馆馆主”
选择珍品、布置展厅,最近,开封电影艺术展览馆馆长刘兰生特别忙。“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需要调整的也很多,我要早点弄好,争取能顺利入选第二批民办博物馆。”
刘兰生展览馆以前设在中国翰园,2014年5月迁到万岁山景区。为了让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刘兰生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也想当博物馆馆主。”刘兰生说。
今年40多岁的刘兰生,从1992年开始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一直有自办河南首家电影博物馆的梦想。作为走街串巷放电影的资深放映员,刘兰生经历和见证了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的变革。近年,他在下乡放映数字电影的时候,发现一些旧胶片电影机散落民间,有的甚至被当做废品拆得七零八落,让他深感痛惜。为此,他养成搜集老电影物品的习惯。“把这些老东西展示给现代人看,让人们从中感受到时代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心愿。”刘兰生说。
为了搜集这些宝贝,刘兰生花费了大量精力。有的宝贝,他可以从放映队和旧货市场淘,但更多的时候,他要骑着自行车或自费搭车下乡“寻宝”。有一次,他与一位农民老大哥攀谈得知,有个8.75毫米的珍贵拷贝被遗弃至这家屋顶平台的垃圾堆里,由于找不到梯子,他硬是徒手攀爬上去取拷贝,结果衣服被磨烂,还差点摔伤腿。祥符区兴隆乡一位老放映员收藏了一台立体式老放映机。为了恳请他献出放映机进行展览,刘兰生先后登门拜访几十次,并在大冬天帮助这家干了一整天的农活,老放映员最终被刘兰生的诚意所打动,献出了这台机器。
得知刘兰生要办老电影博物馆的消息,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屈春山、中国翰园创始人李公涛和许多书法家都表示大力支持,先后有数十多名书法家为之题词,并献出墨宝。看到自己的辛苦换来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刘兰生很是欣慰。对他而言,最大的梦想就是搜集更多的老电影资料,让自己的老电影博物馆早日走上蓬勃发展之路,让更多的人接受电影文化的熏陶。
“2014年10月底,开封市第二批民办博物馆申报工作启动。很快就有20余家单位和个人提出了申请。由于名额少、审批标准严格,很多民办博物馆未能如愿入选,但这仍抵挡不住民间收藏家和艺术家的热情。”市文物局文博管理科负责人李建新说。
这种热情,马忠武也有着深切的体会。马忠武是我市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的负责人,与刘兰生一样,最近也在忙着准备申报第二批民办博物馆的相关事宜。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传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渐行渐远,在时代转变的历史节点上,建设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抢救性地收集传统农耕文化遗物,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忠武说。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马忠武在北官庄建起了开封市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以黄河农耕文化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生动地展示了开封黄河地域文化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开办博物馆旨在通过将农村、农业、农民的各种元素汇集起来,进而全方位勾画近现代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再现农耕发展的历史画卷,完整展示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
对马忠武而言,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通过文物部门的验收,把久远的黄河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传承黄河农耕文化。
从“私人仓库”到“文化窗口”
7月1日,天气晴好。禹王台公园内林木茂盛。穿过曲曲折折的花径,一处古香古色的“红楼”若隐若现,衣着朴素的张洪军,热情地接待了记者。
“红楼”上下两层,共8个房间,从清代到民国,再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个时期的2000多份结婚证挂满了墙,琳琅满目。
今年65岁的张洪军,是开封火电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上世纪80年代初,张洪军偶然见到几张结婚证,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结婚证无论是从质地、样式还是证上的图案、内容都不一样,很有看头,便对结婚证有了浓厚的兴趣。一有时间,张洪军便到旧货市场、旧书摊转悠。
从1980年开始,30多年来,张洪军收藏2000多份结婚证,从清朝乾隆年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每个时期应有尽有。无论是色彩鲜艳的奖状式,还是庄重典雅的护照式,都见证着一代代新人的幸福。
从收藏第一张结婚证开始,张洪军便有一个心愿。“原先就是自己的一个爱好,可随着收藏的结婚证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有些担忧。这些结婚证都是纸质的,我总是担心我的保存方式可能会不当。万一这么多结婚证毁在我手里,那我真的于心不安。”
为了保存好收藏的结婚证,张洪军家里一年四季弥漫着樟脑丸的味道。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让全家人一起把所有的结婚证放在外面晒太阳。
“光收藏而不办博物馆,社会效益体现不出来。” 张洪军的话代表了不少开封收藏者的心声,“现在,我的私人收藏也变成展示文化的窗口,我就可以把我的这种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收藏自古有着“搜宝纳库”与“藏宝于民”两种方式,国家级博物馆无法面面俱到,这就为民办博物馆留下生存空间。刘顺安认为:“民办博物馆由于大多数是在私人收藏家藏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这些私人收藏家大多数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收藏某一方面的艺术品或文化品,所以在此基础上创办的民办博物馆大多数属于专题性博物馆,在内容和类型上对公办博物馆是一种极大的补充和完善。”
“民办博物馆是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文化场所,每一件文物与藏品背后,都有历史故事,都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增加人们的人文情怀。”刘顺安说,“正如市委书记吉炳伟所说,动员全民参与,兴办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博物馆,有利于传承华夏文明,建设经济文化强市,促进全民文化素养提升。民办博物馆也是弘扬城市文化的窗口。”
事实上, 民办博物馆是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城市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市民对城市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感知和热爱,民办博物馆文化的熏陶不可或缺。刘顺安说,要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是博物馆要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让市民自由地吸收博物馆特有的营养。对于这一点,我市的这9家博物馆做到了,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将民办博物馆建设成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亮点。
既要春风又要雨露
盛世兴收藏。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市,前所未有的“收藏热”已经兴起。民办博物馆的迅速发展,就是证明。
河南大学民俗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彭恒礼是洛阳人,对于开封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尤为关注。在采访中,记者让他谈谈开封民办博物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彭恒礼却笑着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洛阳瀍河区有一家河洛石博物馆, “集餐饮与博物馆为一体”是这家博物馆的一大特色。这家博物馆的创办人是一位涉足多个产业的企业家。经营餐饮业务的收入,主要用来补贴博物馆的日常开支,走的是以产业养博物馆、以博物馆带动产业的路子。
“对于民办博物馆来说,建馆是第一步。如何生存并发展壮大,是目前全国各地民办博物馆普遍面临的课题。”彭恒礼认为,民办博物馆一方面要坚持公益性,另一方面又要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民办博物馆在经历了创办之初的“激情岁月”后,普遍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如何根据每个民办博物馆的特色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运营发展之路,是决定民办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各级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思考的重点。这种以商养馆模式,是民办博物馆未来发展必需的生存方式。
博物馆不是企业,不能靠文物盈利,但又是民办,没有政府财政支持,要维持自身正常运转,将步履维艰。彭恒礼说:“就全国而言,民办博物馆的生存状况可谓举步维艰,而资金是困扰民办博物馆的一大‘拦路虎’。投资民办博物馆是一个‘无底洞’,如果不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仅依靠收藏家的力量,即使有金山银山,早晚也会消耗殆尽。”
民办博物馆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大背景下人民文化需求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具有文化普及鲜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可是,民办博物馆如果要真正生存下来,又该怎么办?
“单纯靠政府支持是完全不行的,民办博物馆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彭恒礼介绍,国际上不少民间博物馆之所以运营良好,除了政府支持外,还得力于各种基金会的扶植以及相当数量的社会捐赠。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1/3的经费来自政府,此外便是社会各界的资助;洛杉矶盖蒂中心属于盖蒂基金会,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是已故石油大亨保罗·盖蒂的遗产;韩国的私立博物馆除了政府资金补贴,还有文化机构的专业人员义务驻馆工作。
民办博物馆发展势头令人欣喜。众多的民间资本涌入博物馆行业,使我市博物馆数量大幅增加,填补了我市博物馆的空白。
由于民办博物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存在着准入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社会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对此,彭恒礼建议,加大对民办博物馆的扶持力度,形成反映开封特色的民办博物馆群,使其成为国有博物馆的有力补充。同时,积极扶持鼓励民营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创办民办博物馆,在政策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支持,政府给予民办博物馆财政补贴,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政府投资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