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技巧网

小丑鱼与海葵的奇妙共生关系

09-20

小丑鱼与海葵的奇妙共生关系

小丑鱼是对雀鲷科海葵鱼亚科鱼类的俗称,因为脸上都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好似京剧中的丑角而得名,是一种热带咸水鱼。已知有28种,一种来自棘颊雀鲷属(Premnas),其余来自双锯鱼属(Amphiprion)。小丑鱼与海葵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因此又称海葵鱼。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分布区域印度-太平洋,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悉尼等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小丑鱼最大体长达11cm。背棘总数10~12;背的软条总数4~16;臀棘总数2;臀鳍3软条总数14~15,稚鱼全体黑色的有鳞片集中蓝色的;在前额与上侧面上的白色的斑块;所有的鳍黑色除透明的胸鳍与软背鳍鳍条的外部部分。成鱼的颜色可根据地理环境而改变。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小丑鱼并不是唯一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它们是为数不多的雄性可变成雌性,雌性无法变成雄性的物种。每个小丑鱼种群都有一个统治地位的雌性和几个成年雄性,后者在青年期是雌雄同体。如果具有统治地位的雌性死亡,其中一只成年雄性将经历荷尔蒙变化,转变成为该种群中的新雌性。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在产卵期,公鱼和母鱼有护巢、护卵的领域行为。其卵的一端会有细丝固定在石块上,一星期左右孵化,幼鱼在水层中漂浮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栖息到海葵等共生性生物上。因为脸上都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好似京剧中的丑角,所以俗称小丑鱼。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生活习性 环境礁区鱼类;非迁移的;非洄游性;海洋;深度上下限1~55m。气候热带的;北纬25度和南纬35度之间。重要性渔业,低经济;水族馆,商业性。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栖息于珊瑚礁与岩礁,稚鱼时常与大的海葵,海胆或小的珊瑚顶部共生。形成小群到大群鱼群,胃内含物包括藻类,桡脚类的动物与其他的浮游性甲壳动物。繁殖方式置卵型。食性杂食性。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小丑鱼身体表面拥有特殊的体表粘液,可保护它不受海葵的影响而安全自在地生活于其间。因为海葵的保护,使小丑鱼免受其它大鱼的攻击,同时海葵吃剩的食物也可供给小丑鱼,而小丑鱼亦可利用海葵的触手丛安心地筑巢、产卵。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对海葵而言,可借着小丑鱼的自由进出,吸引其它的鱼类靠近,增加捕食的机会;小丑鱼亦可除去海葵的坏死组织及寄生虫,同时因为小丑鱼的游动可减少残屑沉淀至海葵丛中。小丑鱼也可以借着身体在海葵触手间的摩擦,除去身体上的寄生虫或霉菌等。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小丑鱼产卵在海葵触手中,孵化后,幼鱼在水层中生活一段时间,才开始选择适合它们生长的海葵群,经过适应后,才能共同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小丑鱼并不能生活在每一种海葵中,只可在特定的对象中生活;而小丑鱼在没有海葵的环境下依然可以生存,只不过缺少保护罢了。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小丑鱼是极具领域观念的,通常一对雌雄鱼会占据一个海葵,阻止其他同类进入。如果是一个大型海葵,它们也会允许其他一些幼鱼加入进来。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体格最强壮是雌鱼,她和她的配偶雄鱼占主导地位,其他的成员都是雄鱼和尚未显现特征的幼鱼。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雌鱼会追逐、压迫其他的成员,让它们只能在海葵周边不重要的角落里活动。如果当家的雌鱼不见了,原来那一对儿夫妻中的雄鱼会在几星期内转变为雌鱼,完全具有雌性的生理机能,然后再花更长的时间来改变外部特征,如体形和颜色,最后完全转变为雌鱼,而其他的雄鱼中又会产生一尾最强壮的成为她的配偶。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查戈斯双带小丑:分布在西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仅在查戈斯群岛(Chagos archipelago)一带海域。成鱼体呈橙黄色,查戈斯双带小丑与红海双带小丑(Amphiprion bicinctus)较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体色偏橙色,而后者则偏黄色。此外,前者的体型较长而窄,而后者则较短而宽,不难分辨。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大堡礁双带小丑: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习性:栖息于泻湖和外礁区水深1~25米之间的水域,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成鱼体成棕褐色,眼睛前方灰红色。眼睛后方具一镶黑缘至白色宽环带,背鳍中段至肛门间另具一镶黑缘之白环带。背鳍棕褐色,胸鳍、腹鳍和臀鳍均为棕黄色,尾柄和尾鳍白色。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黑豹小丑鱼:分布范围仅在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一带海域。栖息于岩礁区和沿岸礁区水深10~45米之间的水域,与紫点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共生。成鱼体棕黑色至黑色,吻部白色。眼睛后方具一镶黑缘之白带,体侧中后方具一大块呈梯形的白斑,因此也得名"宽带小丑",尾柄上另具一宽阔的白环带。身体各鳍与体色一致。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公子小丑鱼: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体色绚丽分明,泳姿摇摆奇特,所以我们给它取名为"小丑鱼"。又因为它喜欢依偎在海葵中生活,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海葵鱼"。分布于中国南海、菲律宾、西太平洋的礁岩海域。此科鱼类一般分为两个族群:海葵鱼属和雀雕鱼属。它们色泽亮丽,体态高雅,加上长得健壮活泼,使得它们成为人工饲养最早的鱼种之一。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黑公子小丑鱼:黑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 var)体色呈黑褐色至深黑色,分布于澳洲珊瑚区、达尔文海域。体色:黑褐色至深黑色,幼鱼体色与一般的公子小丑一样是橘红色,而随着年龄增长体色会转为淡褐、黑褐色,至成鱼时则会呈现黑白相间的模样,且年龄越大色泽越黑,相当特殊。黑公子小丑是公子小丑因地域性而产生的变异种,属于稀有又高价的品种。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黑双带小丑鱼:分布于印度洋中的珊瑚礁海域,属雀鲷科,体长10~15cm,椭圆形。全身紫黑色,体侧在眼睛后、背鳍中间、尾柄处有三条银白色垂直环带,嘴部银白色,经眼睛有一条黑带。饲养水温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间,水硬度7~9度dh。水质要求澄清,饵料有丰年虾、鱼虫、切碎的鱼虾肉、海水鱼颗粒饲料等。喜欢躲在花朵般的海葵触手中。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红海双带小丑: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和台湾、中国南海及菲律宾等地,属雀鲷科,体长10~12cm,椭圆形。全身鲜红色,体侧在眼睛后、背鳍中间、有两条银白色环带。双带小丑的体色多变,有鲜红、紫红、紫黑等,饲养水温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间,水硬度7~9度dh。饵料有海水鱼颗粒饲料、切碎的鱼肉、海藻等。水质要求澄清,喜欢躲在多彩的海葵中。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红双带小丑鱼: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和台湾、中国南海及菲律宾等地,属雀鲷科,体长10~12cm,椭圆形。全身鲜红色,体侧在眼睛后、背鳍中间、有两条银白色环带。双带小丑的体色多变,有鲜红、紫红、紫黑等,饲养水温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间,水硬度7~9度dh。饵料有海水鱼颗粒饲料、切碎的鱼肉、海藻等。水质要求澄清,喜欢躲在多彩的海葵中。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红小丑鱼:分布范围北至日本南部,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一带海域。栖息于泻湖和海湾水深1~12米之间的水域,与奶嘴珊瑚(Entacmaea quadricolor)共生。软条部延长而呈方形;成鱼体黑色,头部、胸腹部以及身体各鳍均为红色。红小丑属常见鱼种,价格便宜,购买时注意与印度红小丑的分别。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透红小丑鱼: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属雀鲷科,体长10~15cm,椭圆形。全身紫黑色,各鳍紫红色,体侧在眼睛后、背鳍中间、尾柄处有三条银白色环带,非常美丽,饲养水温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间,水硬度7~9度dh。饵料有海水中的藻类、动物性浮游生物、海水鱼颗粒饲料等。透红小丑多饲养在有无脊椎动物的水族箱中,栖息在微微摇的海葵触手中,美艳绝伦。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咖啡小丑鱼:分布于菲律宾、台湾、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体长5~8cm,眼睛后方有一条白色环带。嘴银白色,从嘴沿着背部到尾柄连同背鳍都是银白色。饲养水温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硬度7~8度dh。饵料有藻类、鱼虫、丰年虾、海水鱼颗粒饲料等。喜欢栖息在海葵或珊瑚丛中。小丑鱼体表面分泌的粘液可保护自己不受海葵刺细胞的侵害,与海葵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克氏双带小丑:分布范围包括波斯湾(Persian Gulf)至西澳大利亚,印澳群岛各处。习性: 栖息于泻湖和外礁斜坡水深1-55米之间的水域,通常成对生活,行一夫一妻制。与拿破仑地毯海葵(Cryptodendrum adhaesivum)、夏威夷海葵(Heteractis malu)、班马海葵(Macrodactyla doreensis)。补充说明克氏双带小丑在市场上较为常见,价格便宜,购买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塞舌尔双带小丑:分布范围仅在塞舌尔和阿尔达布拉环礁(Aldabra Atoll)一带海域。习性:栖息于泻湖和面海珊瑚礁区水深5~30米之间的水域,与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软条部延长而呈尖形;眼睛后方具一宽阔白竖带,向下延伸至鳃盖下方;体侧中后方另具一白色竖带,自背鳍缘向下延伸至肛门处。背鳍灰黑色,尾柄灰白色,尾鳍棘条黑色,余部浅灰色透明,上下叶具白色缘带。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太平洋三带小丑:分布范围仅在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一带海域。栖息于泻湖和外礁斜坡水深3~40米之间的水域,主要以浮游生物、桡脚类动物、无脊椎动物以及各种海藻为食。成鱼体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黑色。体侧具3条白色竖带,分别在眼睛后方、体侧中央以及尾柄上。胸鳍、腹鳍和臀鳍棕黄色,背鳍末端和尾鳍黑色。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太平洋双带小丑:分布在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尾鳍呈截形,上下叶外侧鳍条不延长呈丝状。成鱼体呈棕黑色,胸腹部和臀部黄色。眼睛后方具一白色半环带,向下延伸至鳃盖下方且向下收窄;背鳍中段至肛门间另具一较窄的白竖带。胸鳍和背鳍黄色,腹鳍和臀鳍黑色,尾柄和尾鳍白色。体形尺寸:最大体长17cm。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毛里求斯三带小丑:分布范围仅在毛里求斯(Mauritius,非洲岛国)一带海域。习性: 栖息于泻湖和外礁区水深2~40米之间的水域,与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斑马海葵(Macrodactyla doreensis)、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成鱼体黑色,喉峡部和胸腹部均为黄色。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太平洋银线小丑:分布范围包括圣诞岛(Christmas Island)和澳大利亚西部至琉球群岛(Ryukyu Islands)、台湾、菲律宾、新几内亚、当特尔卡斯托群岛。栖息于泻湖和外礁区水深3~20米之间的水域,通常成对或小群生活。补充说明:太平洋银线小丑属常见鱼种,价格便宜,购买时注意与印度洋银线小丑(Amphiprion akallopisos)的分别。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印度红小丑:分布在东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成鱼软条部延长而呈方形;成鱼体红色至棕色,体侧1/2~2/3部分为黑色,身体各鳍均为红色至棕色。幼鱼体红色,眼睛后方具一白色窄竖带,仅向下延伸至鳃盖缘,体侧后上方具一不明显至黑色斑块。随着成长,白带逐渐消失,而黑斑点则逐渐扩大至全身。印度红小丑和红小丑的最大区别在于,红小丑成鱼的眼睛后方具一镶黑缘之白色宽竖带,并向下延伸至喉峡部,很容易辨认。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印度洋银线小丑:成鱼软条部延长而钝圆形;成鱼体一致橙色,从头背部经背部至尾柄上方具一白色纹带,背鳍软条白色或黄色,余鳍与体色一致。印度洋银线小丑与太平洋银线小丑(Amphiprion sandaracinos)非常相似,区别在于后者的白带自上嘴唇开始往后延伸,而前者的上嘴唇则与体色一致,不难分辨。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人工小丑鱼在繁殖场刚繁殖出来时是在裸缸内饲养的,头几天喂轮虫,以后喂丰年虫,大约一个半月左右,当人工小丑鱼长到1.5cm 以上并开始在缸底睡觉时,开始进行驯化,驯化的食物为颗粒料、碎虾肉及螺旋藻,十到十五天左右鱼一听到水声响就全部过来吃食时就可出售了。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人工小丑鱼的食物较简单,颗粒料、碎虾肉或其它杂食性饵料均可,但前两个月要在食物中加一些天然虾青素,螺旋藻粉可使鱼的色彩更鲜艳,因繁殖场驯化的时间比较短,如能在喂食物后再加一些丰年虫更佳。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人工小丑鱼的颜色要比野生小丑鱼淡一些,如果颜色特别淡,可能是培养过程缺少光线,这种鱼的体质也相对弱一些,选择时要注意。因小丑鱼的生理特点,在群体饲养过程中只有几条可以长大,其它鱼长到1.5~2.5cm时很难再长大,只有分开饲养时才能很快长大,因此当看到成群的人工小丑鱼都很大时,应注意区分。野生小丑鱼的领地性特别强,相互间为占领地进行残杀,人工小丑鱼领地性没有野生小丑鱼强,相互间嬉戏较多。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人工饲养小丑鱼注意事项:一、裸缸饲养时,夜间水流要小一些,鱼夜间要躺在缸底睡觉,水流太大易造成鱼的疲劳,影响鱼生长。二、在长到成鱼前光线一定要充足,此间鱼长得非常快,如光线不足影响鱼的色彩和生长。

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

淡水珍珠价格大跌

宠物美容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