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兔)湖南省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探明的钨、锡、铋、铅锌、锑、汞的储量相当丰富,尤其是锑的储量居全国首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湖南的宝玉石资源储量与分布情况却知之甚少——
上一次针对省内宝玉石资源的重要调查工作成果,还是1984年湖南省地质研究所(现更名为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完成的《湖南省宝石、玉石、彩石资源调查研究报告》。随着三十余年时间过去,报告中的大部分矿点已不可见或开采殆尽。
为进一步摸清全省宝玉石资源情况,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原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达《湖南省宝玉石资源调查评价》项目,针对省内宝玉石资源赋存、分布情况开展深度摸底调查。从2015年10月到2020年3月,持续四年半的地质勘查工作发现了一系列湖南“新宝藏”……
2016年夏天,郴州市临武县香花岭上一处矿山。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高级工程师王谦和几名同事在矿山安全人员的陪同下,戴着安全帽、拿着手电筒一起下到一处矿井。大伙儿一起在巷道往前走,越走心里越有着按捺不住的兴奋——从两侧的岩层情况来看,或许这里真有新玉石矿脉的存在。
2014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达了省内首个宝玉石调查项目《湖南省临武地区玉石资源调查评价》,并委托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实施。通过大量工作,项目组发现了石英质石“通天玉”矿脉12条,提交了两个玉石矿产地,初步估算玉石原石价值上百亿元。
“通天玉”的发现,吸引了一大批玉石加工企业前往临武投资设厂,“临武宝玉石文化产业园”也因此成为了湖南省首个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仅2015年就实现了年销售额4000余万元,带动了3000多名人员就业。以“通天玉”为基础的玉石产业,成为了临武县新兴支柱产业。
鉴于“通天玉”的发现对当地产业带来的极大促进作用,2015年8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达了新的《湖南省宝玉石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宝玉石资源赋存、分布情况调查的相关工作,希望借此发现新的宝玉石、彩石和工艺石找矿靶区,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再次承担了这项任务。
项目启动后,通过前期走访和信息收集,项目组从郴州一位“石友”处得到了一条新线索。
“石友”是宝玉石行业中对民间宝玉石收藏采集爱好者的称呼。在宝玉石资源集中的地区,有不少当地老乡热衷于寻找和收集宝玉石,他们平时经常在当地的河流中寻觅被雨水冲积到河床里的玉石,并顺着河流中玉石的分布找寻原生矿点。因此,他们掌握的线索往往最“新鲜”。
2016年,项目组见到了一名郴州石友捡到的“绿石头”。项目负责人王谦拿在手上掂了掂,感觉比临武地区常见的石英质玉要重一些,特点也跟石英质玉有所不同。
检测结果让项目组非常振奋:这是“透闪石质玉”,属于广义的“和田玉”,其成分、特征与新疆地区出产的“和田玉”极其相似!
通过询问石友发现玉石的地点,项目组很快锁定了它的原生矿脉位置所在——郴州市临武县香花岭的一处矿山。
这是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发的有色金属矿,有些矿段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停采,雨水将废石堆中的部分废石冲进河床,被石友捡到。
项目组迅速联系临武县政府和当地矿山,进入到一个已经停产的矿井。
一行人在巷道里边走边打着手电筒察看两侧裸露出来的岩石,最初是大理岩,往里渐渐出现分带较明显的矽卡岩,然后是透辉石……此次要寻找的“透闪石质玉”往往与透辉石相生相伴,项目组越走越有底气,矿脉应该就在此处。
走到井巷一公里处,矿壁上出现了一条约莫1.2米厚、10余米长的墨绿色矿带!用手电筒一照,这条斜斜插入地下矿带具备良好的透光性,与石友捡到的石头一比对,大伙儿确认:正是此行要找的目标!
湖南此前从未出产过高档玉石,香花岭“透闪石质玉”的发现,结束了湖南不产高档玉石的历史。2017年5月19日,第五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及郴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将其命名为“香花玉”。
不得不说,临武地区属实是宝玉石资源的“富矿”。
在发现“香花玉”后不久,临武县委县政府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当地石友似乎收藏了一类新的本地宝玉石品种。肉眼观测,一些质量较好的玉石呈现出放射状的纹理,并带有强丝绢光泽。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接受委托,共同调查这种玉石。
2018年秋,在临武县三合乡发现玉石的一处山坡上,项目组当场用铲子往下挖掘了1米左右,翻出不少散落在土层中的“同款”玉石。现场取样后,经过化学成分化验分析、镜下观察、X光衍射、放射性分析等多种技术方式检测,再综合东山、香花岭、武水河等区域大量样品的检测结果,才终于确认,这是“水铝石质玉”!
在此之前,我国国内从未公开发现具有宝玉石利用价值的水铝石玉资源。它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高温岩浆跟随地壳断裂上侵遇到含铝的碳酸岩薄层,受热经过各种作用,产生了变晶结构的硬水铝石。就像炒菜要讲究火候一样,若作用不完全则成为“刚玉”;若作用过一点则会成为“黄玉”。
根据这一重大发现,2019年5月13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郴州市人民政府、临武县人民政府在长沙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其命名为“舜珑玉”。
“舜”为临武历史文化名片,传言舜帝曾南巡到临武地区,在此流连;“珑”与“龙”谐音,指代临武县正在着重推广的“龙文化”。“舜珑玉”因此得名。
目前已发现的临武“舜珑玉”,通常以白色为主,少部分为浅灰色、浅绿色、浅紫色、浅蓝色和浅粉红色。原石质地细腻,常带有深浅不一的褐色、黄色、黑色表皮,抛光后呈现出强玻璃光泽或强丝绢光泽,常呈帚状和放射状。因为“舜珑玉”的美观性、耐久性和稀少性等独特的宝玉石特征,它的原石价格一度在每克1000元以上。
“舜珑玉”的发现,是我国首次公开发现具有宝玉石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水铝石质玉矿产资源,也是我省继"通天玉"、"香花玉"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玉石资源。
持续四年半的野外工作结束后,项目组将调查成果梳理汇总,于2022年6月完成《湖南省宝玉石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告收录了省内宝玉石及彩石工艺石共计20个种类,30个品种、40个亚种,根据矿物成分为湖南省宝玉石、彩石、工艺石资源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谱系。
这次调查,也刷新了大家对湖南省宝玉石资源的认知。
在此次调查前,省内已知的宝玉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湘北,以沅水流域的钻石、平江的海蓝宝石、长沙周边的芙蓉石为主,总量较小且呈零星分布状态。经过七八十年代的“淘钻热”,沅水次生矿床中的钻石产出已极其稀少,有也是十几分的小钻;平江原本靠家家户户扛锄头挖掘产出的绿柱石和海蓝宝,在2010年政府大力禁止私挖后已很少再在市面上出现;长沙和岳阳地区的“芙蓉石”,在矿山关闭后也基本绝迹江湖。
此次调查后,湘南花岗岩、花岗岩旁侧,接替湘北成为湖南宝玉石尤其是玉石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
调查中不仅在临武县新发现了上述香花玉、舜珑玉,也在城步县发现了蔷薇辉石玉(玫瑰玉/桃花玉),在汝城县发现了类似“南红”的石英质玉石,在通道县发现了类似“战国红”的沉积型石英质玉石。这三个新发现的矿点,品质上乘且具有一定规模,开发利用价值较高。
同时,本次调查还在桑植县发现了类似湖北鹤峰“百鹤玉”的生物碎屑灰岩,在新宁发现了伊利石等彩石工艺石资源。
总的来说,这次历经四年半的野外工作共调查湖南省内宝玉石、彩石、工艺石矿点128处,其中新发现矿点共计45处;提交了找矿靶区9处,找矿远景区10处;并初步总结了湖南省宝玉石资源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为今后的宝玉石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玉石资源的多样性,国内对于玉石资源尚未形成统一、健全的分级评价体系。本次调查中,项目组在原有任务范围之外,主动归纳总结了全省石英质玉、透闪石质玉的宝玉石学特征,将其原石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初步建立了石英质玉、透闪石质玉原石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参考体系,弥补了此前的规范空白。
这次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离不开所有人的汗水与付出。
开展野外工作以来,项目组成员每个月都有20多天时间在外出差进行野外调查,白天工作,晚上就到石友家寻访宝玉石线索,凡是发现了宝玉石资源线索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项目持续四年多,期间续作三次,原省国土资源厅和机构改革后成立的省自然资源厅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00余万元,并于2017年、2019年两次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成果,给予项目得以持续进行的坚实保障。
为推进项目的顺利进行,承接本次项目的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每月组织专题会议,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作为从始至终参与本次项目的成员之一,王谦总结这几年来的工作,就是两个字:值得。“无论是从我们对这个专业的喜爱的角度,还是从技术攻克、获得成果带来的社会价值角度,我们都认为,只有‘值得’这两个字能形容。”王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