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和田玉而言,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仿品劣品和营销话术。为了避免在购买和田玉产品时上当受骗,消费者有必要了解一下国家标准中对和田玉的界定方式。
目前最新版的和田玉国家标准《和田玉鉴定与分类》(GB/T 38821—2020)是2020年12月1日开始实行的,其中规定了和田玉的术语和定义、鉴定、分类、命名规则和鉴定证书的基本内容,适用于和田玉原料及成品的鉴定与分类,是目前主流鉴定机构的核心依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和田玉应该如何界定?有玉友会认为,只有新疆产的和田玉才是真正的和田玉,这个是典型的产地论。而和田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一直存在争议。
在我们现行的国家标准当中,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和田玉。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含有阳起石成分以及其它各种矿物成分的集合体就被叫做和田玉,定名为“透闪石质玉”,既没有产地的区分,也没有等级的准确划分,仅以透闪石含量来做区分。
换言之,“和田玉”这个名词并不具备产地的含义,任何区域所产出的矿物成分符合标准的玉石均可称之为和田玉,一概给予出具和田玉证书,大部分正规检测机构都是如此操作。因此,当商家宣称其所卖和田玉为某地所产时,消费者应当注意辨别。
在白玉中,玉友们普遍认为“羊脂白玉”的品相最佳,目前市场行情也最贵。不过肯定有眼尖的玉友发现了,和田玉的国家标准中只有白玉的描述,并没有羊脂白玉。羊脂白玉的描述只存在于新疆的地方标准《和田玉》(DB65T 035-2010),已设立十余年,为什么“羊脂白玉”这样一个闻名遐迩的美玉头衔,却没有列入国家标准,成为共识呢?
其实,国家标准中已经对白玉有了详细的阐述,即便“羊脂玉”一词在社会中广为流传,但也没有脱离白玉的范畴,所以从规范的角度来说,若再加一个“羊脂白玉”确有所不妥,国家标准暂不提供所谓“羊脂白玉”的划分也是情有可原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考量,即便是同样使用新疆标准,绝大部分的鉴定机构也不过纯粹以白度去鉴定高档白玉,使用的方法也是使用色标或质子去对照,达到一定白度就列为羊脂白玉,通行方案是存在一定视觉误差的,不够严谨,所以暂时不能被用作标准。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和田玉产品时很青睐和田玉子料,但我们倡导的是以品质论英雄,而非一味追求产地。
大家知道,和田玉山料指的是原生矿,和田玉子料指的是和田玉次生矿(砂矿)。目前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子料是由山料而来的,子料的形成过程非常曲折,优质的子料稀有性、收藏价值较高,因此受到市场的热捧,甚至达到了“克价过万”的火热程度。同时,和田玉子料仿品也层出不穷,假皮、假色、假毛孔等子料也无孔不入。
目前和田玉子料的判定暂无现行有效国家标准,但是珠宝国检(NGTC)可基于现有科研成果和鉴定人员自身经验给出的专业建议。如消费者有需求,珠宝国检(NGTC)可出具和田玉子料鉴定证书,以帮助消费者去伪存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和田玉产品时,应当认准权威珠宝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并保留好发票等购物凭证,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